1950年6月10日,吳石將軍在臺北馬場町刑場就義后,其妻子王碧奎被國民黨軍事法庭以“同謀罪”判處九年徒刑。然而,在時任行政院長陳誠的暗中干預下,這一刑期歷經三次改判,最終縮短為七個月監禁。如此頻繁的司法變動發生在白色恐怖籠罩的臺灣,不禁引人追問:掌控特務系統的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是真未察覺,還是刻意默許?
![]()
這段因果從1926年的北伐就起了頭,南昌那陣仗大,陳誠在陣地上被打成重傷,人昏著倒地,吳石當時是作戰科長,帶人往回拖,冒著子彈走,連夜守著,等到能撤出來才松口氣,這命算是撿回來的,陳誠后面老在外面講,沒吳公這條命就斷了,話不夸,救命的賬壓在心口,過了年頭也不會淡。
![]()
到1949年形勢一轉,撤到臺灣,吳石身份拎出來了,說是中共地下組織,抓了,軍法那邊先給了個死緩,蔣介石盯著,又把判決翻了,立刻執行,事后留下的是家里散了架,16歲的女兒吳學成,還有7歲的兒子吳健成,被掃地出門,臺北街頭打地鋪,撿食殘羹,王碧奎被押進新店軍人監獄,紙面上寫著九年。
![]()
陳誠動手時不抬頭,先在王碧奎案卷邊上劃了一筆,說證據不足,先不要關,借著行政院長的權拿住節奏,等氣口一松,再把理由換成婦人不懂事,可能牽連,往重審上推,刑期壓到三年,軍法那邊再敲幾下,七個月人就出來了,表面沒動靜,私下細節一條一條補到位,怕惹出事,陳誠用了個名,陳明德,具體跑腿是副官吳蔭先,錢從特別辦公費里出,每個月撥200臺幣,那會兒普通工人三個月工資,吳家日用能撐住,在中和鄉找民居安頓,孩子要讀書,通過教會去接,賬面上不寫真名,錢走化名賬戶,聯絡只過一根線。
![]()
蔣家父子不是看不見,蔣經國管特務,手下遞過來一份報告,寫得明白,陳明德就是陳誠,這份紙他只批了兩個字,存檔,后面沒動作,外界盯著看,臺島剛起步,局面搖晃,蔣介石要陳誠去穩軍心,去擺平保定系土木系這類圈子,真要把人拿出來敲打,軍中和政壇都要起波瀾,吳石門生在軍界不少,家屬這條線再壓緊,情緒就上來,陳誠在暗處給了個臺階,人心落地一點,蔣經國那邊也在織自己的線,要和土木系對著擺平衡,借這事去壓陳誠,外面會解讀成動了功臣,對交接不利。
往深里看,那幾年國民黨退到臺灣,權力的骨架還在搭,蔣介石要肅清內線,面上要硬,手上要留層柔,陳誠在黨政軍里處在心口位置,他的動作范圍更寬一些,蔣經國的放行也像一次交換,容下這點私下的安排,換來在大事上的聽令,這種拿捏一直拖到1965年,陳誠病重,臨終前交代身邊人,吳公子女要是有困難,能幫就幫。
紙證過了些年才翻出來,2000年國史館的文件里,王碧奎案卷邊角有句話,是陳誠手寫的,昔年蒙吳君相救,今僅此報之,蔣經國留下的筆記也能對上,陳副院長已面報,知情這點坐實了,不去攔也坐實了,吳家的路隨后慢慢順了,王碧奎1993年去了美國,在那頭離世,吳健成在美國任教,吳學成在大陸做文史工作,1994年,吳石和王碧奎的骨灰回到北京香山公墓,海峽兩岸走了一圈,這段恩義落了地。
陳誠三次改判看起來起伏大,真正落筆時都在縫里穿針,蔣家父子口上不提,像是不知,更多是給外面看的架勢,里面是權力的生存法則讓出一點空間,傳統里的報恩放在臺面一角,意識形態那根弦繃著,人情這面簾子沒掀,統治的盤子就不晃,這些細碎的動作連在一起,過了這么多年再回看,能把那時的空氣摸到一點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