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在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整體進入深度調整期。多數傳統車企面臨需求疲軟、利潤承壓的困境,行業增速放緩,企業分化加劇。在這一大環境下,曾長期領跑國內市場的上汽集團也未能幸免,過去一年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5年第三季度,上汽集團展現出明顯的企穩回升態勢。本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694億元,同比增長16.2%;歸母凈利潤達20.8億元,同比大增644.9%;扣非凈利潤更是實現超56倍的增長。除了經營層面的顯著改善,更釋放出企業從危機應對轉向主動發力的積極信號。通過內部改革、成本優化與產品結構升級,上汽逐步扭轉頹勢,實現了量質齊升的雙重修復。
隨著“造血”能力的增強,上汽集團正逐步走出低谷,為后續的戰略轉型積蓄動能。
2025年業績回血
回顧2024年,上汽集團業績一度陷入低谷。合資品牌銷量下滑、新能源轉型節奏滯后、海外貿易壁壘抬升等多重壓力疊加,導致全年整車銷量同比出現兩位數下滑,凈利潤更是大幅下挫,第三季度甚至出現近94%的利潤同比跌幅。市場對集團增長動能和戰略方向普遍產生疑慮,投資者信心持續低迷。
但是隨著2025年三季報出爐,上汽集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根據最新披露的財報數據,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44.9%;營業總收入達1694億元,同比增長16.2%。在整車批售方面,單季銷量達114.1萬輛,同比增長38.7%,展現出較強的經營恢復勢頭。
從前三季度整體表現看,上汽集團累計實現整車批售319.3萬輛,終端零售337.8萬輛,同比增長20.5%,營收規模達4689.9億元,同比增長9.0%。盈利方面,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78.6%,經營活動現金流也顯著改善,同比增長逾七成,集團主業運營效率有了實質性提升。
能夠看出,雖然財務與銷量指標雙雙回暖,但是上汽集團仍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持續加劇,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升,傳統車企轉型壓力不減。在此背景下,上汽加快推進高端化、智能化布局,但品牌向上之路仍需突破產品認知與盈利能力的雙重考驗。
銷量顯著回升
上汽集團三季度業績的強勁反彈,根本支撐在于整車銷量的顯著回升。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實現整車批售319.3萬輛,同比增長20.5%,終端零售更是達到337.8萬輛,供需兩端協同改善,是自主品牌加速上攻與合資板塊主動求變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自主品牌方面,上汽乘用車(榮威、名爵)、上汽大通以及飛凡、智己等新能源品牌齊頭并進,成為拉動整體銷量的核心引擎。
其中,MG品牌在海外市場持續發力,憑借MG4、MG5和新款HS系列等全球化車型,在歐洲、澳新、東南亞等市場保持高增長態勢,出口量穩居行業前列。
在國內,榮威iMAX8(參數丨圖片) DMH、D7 DMH等插混車型憑借長續航和低油耗優勢,逐步打開家用市場;而飛凡R7、F7通過產品力優化和渠道整合,交付節奏明顯加快。智己汽車則聚焦高端純電市場,LS6車型憑借“城市NOA”智駕能力和豪華體驗,月銷量穩定攀升,站穩30萬元以上細分市場。
整體來看,上汽自主板塊正從傳統燃油向出海+新能源雙輪驅動轉型,產品結構和市場布局持續優化。
合資板塊則在承壓中尋求突破,以“油電協同”和價格策略穩住基本盤。進入2025年,上汽大眾展現出合資車企中少有的戰略定力與轉型韌性。面對市場激烈競爭,企業堅定推進“油電同進、油電同智”雙軌戰略,不僅在燃油車領域持續鞏固帕薩特、途觀L、途昂等經典車型的市場地位,更在新能源板塊加速產品迭代,ID.家族通過軟件優化與服務升級,不斷提升用戶滿意度和產品競爭力。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眾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價值塑造上取得顯著成果。根據《2025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旗下多款車型在保值率榜單中脫穎而出,途昂、ID.3、帕薩特插電混動分別奪得主流合資中大型SUV、合資純電動緊湊型車、插電混動中型車三年保值率第一,途觀L也位列20-25萬合資中型SUV一年保值率榜首。油電混全面開花的優異表現,印證了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品牌價值的高度認可,也彰顯了上汽大眾在燃油與電動雙賽道并行發展的深厚積累與領先優勢。
上汽通用則依托凱迪拉克IQ銳歌、別克E5等新能源車型擴大電動陣容,并對昂科威、GL8等經典車型推行“一口價”銷售模式,增強價格透明度,刺激消費需求。盡管合資整體仍面臨自主品牌擠壓,但通過產品煥新與營銷創新,部分主力車型已出現環比回暖跡象,為集團銷量提供了重要支撐。
總體而言,上汽集團在前三季度通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和海外市場的積極擴張,以及合資品牌在存量市場的精細化運營,實現了銷量的觸底回升。自主提速、合資穩盤的雙線策略,不僅保障了短期產銷規模,也為下一階段的盈利提升和結構轉型打下了基礎。
高端化轉型突破
雖然三季度銷量與利潤實現回升,但上汽集團在品牌向上的征途上依然面臨嚴峻挑戰。長期以來,公司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場的影響力與銷量規模尚未完全匹配。智己、尚界等承載高端化使命的品牌,要在競爭白熱化的30萬元及以上價格區間站穩腳跟,仍需克服品牌認知、用戶心智和產品差異化等多重壁壘。
具體來看,智己汽車作為集團沖擊高端純電市場的先鋒,今年以來通過智己LS6、L6等新車型的迭代,在智能駕駛和座艙體驗上持續進化,逐步建立起科技與豪華并重的品牌形象。10月銷量再次突破萬輛,達到13159輛,其中LS6持續火爆,新車上市首月下線交付2萬輛,顯示出一定的市場認可度。不過,相較于頭部新勢力月銷數萬的規模,以及“蔚小理”在高端用戶圈層的先發優勢,智己仍處于追趕階段,品牌勢能的積累尚需時間。
另一大看點是與華為深度合作的全新品牌尚界。首款車型尚界H5定位15萬-20萬元級SUV市場,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0和鴻蒙座艙,以高階智駕下放為核心賣點,打造科技普惠標桿。該車預售階段訂單表現強勁,一度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盡管初期交付節奏受產能爬坡影響,9、10月銷量尚處起步階段,但作為全新品牌,渠道建設、用戶試駕轉化和售后服務體系正在快速鋪開。
與此同時,合資板塊也在嘗試向上突破。上汽奧迪E5 Sportback、別克至境L7等新車型相繼推出,融合電動化平臺與品牌原有豪華基因,試圖在主流高端市場尋找新增量。可見上汽集團正采取“多條腿走路”的策略,通過自主高端品牌、跨界合作品牌與合資煥新產品共同發力。
可以預見的是,高端化轉型不會一蹴而就。在用戶對智能化、品牌調性要求日益嚴苛的今天,上汽需要在產品定義、用戶體驗和生態構建上持續投入。雖然前路艱難,但隨著技術積累的釋放和戰略執行的深化,高端突破指日可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