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泰握手背后的貿易算盤,泰美博弈有新動向
說白了,國與國之間簽協議,從來都不是表面看著那么簡單。
2024 年泰柬那紙邊界爭端協議,明面上是解決了兩國的領土矛盾,實則藏著泰國的大心思 —— 借著這股 “和平東風”,趕緊推動跟美國的貿易談判,把那 19% 的高關稅給降下來。
你發現沒,協議剛簽完第二天,泰國外交部長西哈薩?龐克考就趕緊表態,盼著這份協議能給泰美貿易談判添把力。
![]()
這話說得一點不繞彎,畢竟打從在美國推動下跟柬埔寨談邊界問題開始,泰國就沒斷過對關稅的盼頭。
咱們都知道,特朗普之前給泰國加的這 19% 關稅,對泰國的出口業來說,那可是實打實的壓力。
最新消息顯示,2025 年第二季度泰美已經重啟貿易談判,而泰柬邊界協議的順利落地,還真就成了泰國手里的一張硬牌。
更實在的是,協議簽完后,泰柬兩國在爭議地區很快就立好了界碑,邊境貿易立馬就熱了起來。
2025 年上半年,泰柬邊境貿易額就達到 951.47 億泰銖,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5.6%。
其中亞蘭口岸一個口岸的貿易額就有 604.32 億泰銖,主要出口飲料、內燃發動機這些東西,進口的則是蔬菜和鋁廢料。
短短幾個月,邊境貿易增長這么快,地區局勢一穩定,美國在談判時也少了個顧慮,泰國談關稅減免的底氣自然就更足了。
![]()
從另一個角度看,泰國的小算盤其實挺明白的。
作為美國在東南亞僅有的兩個條約盟友之一,1954 年的《馬尼拉條約》和 1966 年的《友好條約》是兩國關系的老底子。
當年越南戰爭的時候,泰國給美國提供了重要的軍事通道,現在還是這地區最大聯合演習的集結地。
可冷戰結束后,這份盟友關系就慢慢降溫了,再加上泰國這些年老發生政變和街頭抗議,美國對這個盟友的信心也打了折扣。
![]()
盟友重修舊好的雙重考驗
我跟你講,泰美想重新拉近關系,真不是簽個協議那么容易,擺在面前的是兩道坎:一邊得平衡好跟中國的關系,一邊還得穩住國內的政治局面。
先說說對華關系,中國是泰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這是繞不開的事實。
西哈薩心里跟明鏡似的,泰國可不能為了討好美國就得罪中國,所以他一直強調 “要在平衡對華關系的同時,找跟美國的新共同利益”。
這種兩邊都不得罪的活兒,確實不好干,畢竟大國之間博弈,小國稍微站錯隊就可能吃虧。
而且你看,2025 年上半年,泰國通過邊境轉口到中國的貿易額就有 3146.26 億泰銖,增長了 28.82%,中國市場對泰國來說太重要了。
![]()
再說說泰國的國內政治,這可是個老大難問題。2024 年底,泰國總算完成了憲法修正案,但過程挺曲折。
三大政黨都提交了修憲方案,結果走中間路線的為泰黨沒通過,阿努廷領導的泰自豪黨和人民黨的方案勝出了,核心就是修改巴育軍政府 2017 年搞的憲法。
緊接著 2025 年初的全國大選,阿努廷領導的政黨在聯合政府里繼續起核心作用,政治局勢才算慢慢穩下來。
西哈薩說得實在:“二三十年前,泰國在美國雷達上挺顯眼,現在之所以關注度下降,部分原因就是政治不穩定。” 現在政治走上正軌,也給泰美關系升溫鋪了路。
但話說回來,泰美之間的疙瘩不是一天兩天能解開的。特朗普之前就因為泰柬邊境沖突,威脅要中斷跟兩國的貿易談判。
![]()
雖然現在沖突解決了,但 19% 的關稅能不能取消,依然是談判的核心難點。
美方現在的態度很明確,愿意考慮關稅問題,但得讓泰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多做讓步,說白了就是互相給好處,這種博弈還得持續一陣子。
新賽道上的合作破局點
從另一個角度看,泰美這對老盟友想真正回暖,光靠老交情和貿易談判還不夠,得找到新的合作路子。現在看來,這幾條新賽道已經慢慢清晰了。
咱們先說說關鍵礦產合作,這可是塊香餑餑。泰國的礦產資源其實相當豐富,已探明的就有 40 多種,總儲量超 30 萬億噸,其中鉀鹽儲量全球第一,錫礦占世界總量的 12%。
近年發現的鋰礦更是有 1480 萬噸,成了電動汽車電池產業鏈的香餑餑。
2024 年東盟峰會上,泰國和美國簽了關鍵礦產諒解備忘錄,2025 年 3 月又成立了專項工作組,美國承諾給泰國提供技術支持。
![]()
更實在的是,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已經投資 5 億美元建鋰鹽提純工廠,建成后能填補東南亞高純度碳酸鋰生產的空白。
而且中企還把鹽湖提鋰工藝帶到了泰國,把資源回收率從 65% 提升到 89%,技術這塊也跟上了。
美國現在大力搞新能源轉型,急需這些關鍵礦產,泰國剛好有這個潛力,這筆合作對雙方來說都是雙贏。
再看跨國犯罪問題,這兩年東南亞的電信詐騙鬧得挺兇,也成了華盛頓關注的焦點。
泰國也沒閑著,2025 年 10 月就破了個典型案例:一名印度男子和一名泰國女子合伙詐騙,騙了一名美國公民近 5.9 萬美元,還把贓款拿到泰國買黃金。
泰國網絡犯罪調查局(CCIB)很快就把人抓了,還以多項罪名起訴,之后還會把嫌犯引渡到美國受審。這種實打實的合作,讓兩國在安全領域的互信越來越深,也為其他領域合作打下了基礎。
![]()
除此之外,氣候變化、健康領域也是泰美重點關注的方向。西哈薩說過,這幾個領域沒那么多地緣政治牽絆,容易達成共識。
說句實在話,泰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穩定的外部環境和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而美國需要在東南亞找個可靠的盟友,雙方的需求剛好對上了,這也是泰美關系能持續升溫的根本原因。
而且泰國還有區位優勢,作為 RCEP 成員國,能連接中國西南和東盟市場,2022 年經它中轉的礦產品貿易額就增長了 41%,這對美國來說也是個吸引力。
結語
國家之間的關系,說到底就是互相給好處、互相需要。泰國這步棋走得挺明白,一邊靠泰柬邊界協議給泰美貿易談判加分,一邊忙著理順國內政治、平衡大國關系,步步為營看得很清楚。
![]()
泰美這對老盟友,能不能借著關鍵礦產、打擊跨國詐騙這些新賽道重續前緣,關鍵還得看能不能拿出實打實的合作成果。
光靠嘴說沒用,只有雙方都能拿到好處,這層關系才能穩得住、走得遠。
對泰國來說,政治穩定是根本,找準合作切入點是關鍵,只要把這兩點做好,在大國博弈中就能站穩腳跟,日子自然差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