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一年一度的國家醫保談判正式收官。今年國談首次引入了商保創新藥目錄。健識局獲悉,商保創新藥目錄談判在2日、3日兩天進行。
國內藥企集中在11月2日下午完成談判,包括百濟神州、復星凱瑞、馴鹿生物、合源生物等藥企代表現身;11月3日主要有外資企業進場協商,輝瑞、禮來、BMS等企業代表進場。
今年共有121款藥物通過了商保創新藥目錄的形式審查。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片、百濟神州的澤尼達妥單抗,以及歷年來基本目錄談判的“老大難”品種,國內獲批的五款CAR-T產品。最后一天談判日主要進行商保談判,很多已經完成醫保談判的品種再來和商保做最后的討價還價。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商保創新藥目錄屬于是“摸著石頭過河”。接下來的落地實操,比如商保落地結算,創新藥價格保密機制,保險公司如何響應都還是未知。商保創新藥目錄的推進需要建立一個多方參與、多方反饋的機制,未來這項制度格局會更加清晰。
邁出談判的第一步后,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在2026年一一揭曉。有商保專家向健識局表示,“國家醫保局出面為之搭建一個橋梁,這是商保創新藥目錄設立的一個關鍵意義。”
![]()
高值藥品的創新支付通道
2025醫保談判中,有79個品種在醫保、商保雙雙入圍。這些品種將先進行基本目錄談判,談判失敗的,則轉入商保目錄的價格協商環節。國家醫保局還特別為之開了“綠燈”,明確商保目錄藥品可豁免基本醫保自費率考核,符合條件的病例不納入按病種付費范圍。
另外有42個品種單談商保。和前面的79個品種相比,這些只談商保的藥在報銷方式、報銷比例會不會有差異,目前還沒消息傳出。比如幾款CAR-T藥品中,伊基奧侖賽、納基奧侖賽、澤沃基奧侖賽同時申報了醫保和商保談判。被多年攔在醫保門外的阿基侖賽、瑞基奧侖賽只談商保。
![]()
商保創新藥的談判本質上是藥企與保險公司的讓利,業內對于談判降幅比較樂觀,認為會低于基本醫保目錄的降幅。對于細胞基因治療企業們來說,商保創新藥目錄都是一次突破CAR-T產品的銷售瓶頸的嘗試,有望打開受限的市場空間。從現場反應來看,部分藥企已經取得了喜人的結果。
不過,商保創新藥目錄對高值創新藥銷售放量會有多大助益,仍是未知。有企業坦言:“我們也是抱著嘗試的態度來申報。”
業內人士向健識局分析,基本醫保與商保的屬性、邏輯都不同,商保創新藥目錄的實施也并非強制,后續的商保公司的積極性,創新藥的支付銜接、進院準入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
落地支付仍待完善
今年的商保創新藥目錄會如何落地?業界的目光現在主要集中在惠民保、百萬醫療這樣比較成熟的商保產品上。《中國創新藥械多元支付白皮書(2025)》顯示,2024年,惠民保共納入創新藥672個,比2021年增長了1.8倍。
惠民保雖然覆蓋范圍最廣,但保費資金池有點捉襟見肘。2020年來,全國惠民保的總參保人次增速趨緩,2023年同比增長速度僅有6%。絕大多數惠民保產品都面臨一定的續保壓力。公開數據的53個惠民保產品中,參保率超過50%僅6個。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底,全國累計推出的313款地方性惠民保產品中,202款產品在正常運營中。
![]()
只有浙江省惠民保最為突出,2024版“浙麗保”以91.34%的參保率在全國居首,但這只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個案。
商保整體對創新藥支付能力有限。《白皮書》顯示,2024年,醫保基金用于創新藥的支付約710億元,占比44%;商業健康保險支出約124億元,占比只有7.7%。從這個角度看,與其說商保支持了創新藥的支付,不如說創新藥進商保,提升了商保的價值。
2023年,中國首發上市的新藥占比增加到了29%,僅次于美國。創新藥越來越不可能單靠基本醫保支持,這也不利于創新藥行業的長期發展。商保名單里要有好藥,才會吸引來更多的投保人。這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就通過這次商保談判邁出了實質性解決的第一步。
商保創新藥目錄推出后,是否要促進商保公司推出新的產品或組合,來幫助創新藥的銷售放量,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但無論如何,商保創新藥目錄,是一次優化創新藥械多元支付機制的有益探索,業界仍在觀望。
![]()
撰稿丨楊曦霞
編輯丨江蕓 賈亭
運營|廿十三
插圖|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