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與登機車之間那25公分的空隙,瞬間成為照妖鏡,照出了殘障人士出行的困境,也照出了輿論場的浮躁與理性缺失。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當《水手》的旋律仍在激勵一代代人,它的演唱者鄭智化卻因一場登機風波陷入輿論漩渦。
10月25日,這位臺灣歌手在深圳機場連人帶輪椅遭遇“25公分高差”,發文控訴“連滾帶爬”上機、工作人員“冷眼旁觀”,瞬間點燃公眾怒火。
![]()
劇情反轉
輿論場的“羅生門”在24小時內迅速上演又急速落幕。
鄭智化最初的控訴引發了網民對機場的集體聲討。一個坐輪椅的殘障人士、一位勵志歌手、一段“連滾帶爬”的悲慘遭遇——這些元素足以觸發社會的集體共情。
深圳機場在輿論壓力下迅速道歉,承諾改進服務,事情看似以弱勢群體的勝利告終。
然而,監控視頻讓劇情陡然反轉。畫面顯示,兩名地服人員全程陪同,一左一右攙扶鄭智化拄拐進入機艙,空姐主動接過行李,與“冷眼旁觀”的描述大相徑庭。
隨后,鄭智化公開道歉,承認“連滾帶爬”是“氣氛下的不當表述”。
更關鍵的是,業內人士證實,那被千夫所指的25公分高差,原來是航空業通用標準——飛機裝載貨物時會晃動,預留間距是為避免設備刮碰機身,是安全考量而非服務疏忽。
深層剖析
這場風波的背后,是8500萬殘障人士無聲的出行困境。
中國殘障人士約8500萬,占總人口的6.34%,無障礙環境建設確實亟待完善。鄭智化的發聲,本可以成為推動無障礙建設的契機,卻因輿論風波而偏離了方向。
在這場風波中,深圳機場的應對危機公關做法:先誠懇道歉,再公布證據,最后推動實際改進——增加輪椅旅客保障人員至2名,試點坡度登記連接裝置。
而鄭智化作為公眾人物,應更珍惜自己的話語權。殘障群體面臨的真實困境已經足夠引發社會重視,也許通過“連滾帶爬”這樣的戲劇化描述更能引起關注。
當公眾人物放棄對事實的堅持,就可能在思想上“連滾帶爬”。
理性思考
情緒與理性的天平,始終是輿論場最難平衡的支點。
在這場風波中,最值得玩味的是經濟學家宋清輝的力挺。他指責深圳機場公開監控侵犯隱私,要求機場撤視頻道歉,認為鄭智化初衷是推動無障礙建設。
這番言論引發兩極爭論,也引來了央媒旗下浙江日報的犀利點評:“一旦放棄對常識的堅持,就會思想上連滾帶爬!”
![]()
這話正應了張頌文早前的觀點:“評價背后都是權力。”這里的權力,就是輿論導向力。
我們太容易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在真相還未穿上鞋子時,情緒已經跑遍了半個世界。
| 04 |
前行方向
這場風波最終留下了什么?是無謂的爭吵,還是實質的進步?
好在,這場風波也推動了實際改變。深圳機場的改進措施,呼應了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對特殊旅客服務的要求。
有時候,進步正是以這種扭曲的方式到來——通過一場本可避免的爭議,引發對深層問題的關注。
鄭智化事件像一面多棱鏡,它照出了殘障群體出行的真實痛點,也暴露了公眾人物的責任邊界,更折射出輿論場的浮躁。
鄭智化被輿論風暴之后,先是道歉用詞不當,后又無奈將微博清空,宣布退出娛樂圈,真是人言可畏,這是誰的悲哀?當弱者被逼著道歉,連真相都學會低頭。
![]()
推動無障礙建設需要發聲,但絕不能靠打壓批評者制造對立。而我們每一個人都該警惕被情緒牽著走,畢竟社會問題的解決,需要的是理性關注而非激情宣泄。
風波過后,那25公分的空隙依然存在,但它不再只是輪椅與登機者之間的距離,更是情緒與理性、表象與真相、問題與解決之間那道需要全社會共同跨越的鴻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