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郭美婷
11月2日9時,深圳市蓮花山公園,一名特殊的火炬手手握1.6千克重的火炬,在第二棒與第三棒之間精準接棒,獨立完成了火炬的傳遞。它和普通的人類火炬手不一樣,銀灰色手臂配合著黑色雙腿擺動,在陽光下泛著金屬的光澤。
這是全球首個5G-A人形機器人火炬手——“夸父”,它以 “0 號火炬手” 的身份,實現了全球首次由人形機器人參與并獨立完成的火炬傳遞。
![]()
圖源:企業供圖
另一邊,廣汽集團(601238.SH)第四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 Mini正蓄勢等待上崗,據時代財經了解,GoMate Mini將在賽事期間在廣州地鐵重要站點提供引導、安防等服務。
隨著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全運會”)臨近,更多的與全運會相關的“黑科技”將被揭曉。而這些“黑科技”正是以廣東在具身智能領域構建的完整產業生態與技術優勢為支撐。
例如,廣州正以琶洲人工智能集聚區為核心支撐,憑借多項產業優勢穩步推進人形機器人發展。其中,小鵬雙足機器人Iron在動態運動控制領域,廣汽輪足機器人GoMate在多場景靈巧操作領域具備技術亮點,里工實業“里掂 D1”、高擎機電“海派兄弟”等人形機器人也已實現市場化交付。
接下來,廣州將聚焦“大腦”“小腦”、具身大模型、高動態關節、仿生感知等核心環節,強化整機開發與系統集成能力,推動具身智能在智能制造、康養服務、物流環衛等場景全面落地,構建從技術研發到產品落地的完整產業生態。
“具身軍團”亮相全運會
“夸父”機器人來自樂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樂聚”)。
據樂聚方面向時代財經介紹,為了讓“夸父”機器人能夠成功傳遞此次火炬,樂聚在動態運動控制、負重平衡和復雜環境適應三個領域進行了技術創新。
一方面,樂聚聯合哈工大、通研院,優化了機器人跑步的運動控制算法,提升機器人抗擾性及復雜地形適應性。研發團隊突破了傳統機器人步態固化的技術瓶頸,通過新一代運動控制算法,重點提升了奔跑時的“動態黏性”——從邁步幅度、擺臂節奏到身體重心的轉移,都高度擬人。針對1.6公斤火炬的持續負載,團隊優化了負載平衡算法,精準化解了奔跑中可能出現的重心偏移問題。即使在斜坡路段,“夸父”也能自主感知地形,實時調整關節姿態,全程步履穩健。
另一方面,中國移動基于5G-A網絡,對沿線20余個站點進行了系統優化,保障上行速率穩定在15~20Mbps,可實時回傳機器人第一視角的超高清畫面,類似于機器人的信息“高速公路”,讓技術人員無需陪跑,也能實現精準的遠程控制。
不止 “夸父” 在火炬傳遞中展現硬核技術,廣汽集團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也已整裝待發,將在賽事安防服務中貢獻“廣東智造”力量。
據時代財經了解,廣汽集團將為全運會提供廣汽第四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 Mini。GoMate Mini是一款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雙足站立高度達1.70米,搭配27個全身自由度;沿用可變輪足結構,支持折疊、四輪、兩輪站立三種模式自由切換,兩輪模式最快速度可達15km/h。除常規換電、直流充電(1小時快充)外,廣汽集團還開發出了“手臂直接充電”功能,GoMate Mini可實現“邊工作邊補能”,綜合續航可達8h。
![]()
圖源:企業供圖
目前,GoMate Mini已聚焦安防場景啟動適配應用,可實現接待引導,輔助安檢,以及安防巡檢,具有提示,預警,應急處置等功能,亦可實現安防領域的高效化、智能化升級。
據廣汽方面透露,GoMate Mini在2025年明確攻堅安防場景,進行核心功能的深度適配與實地驗證,正式實現示范應用;到2026年,在示范成果基礎上,加速推進安防領域小批量運用,同步依托自研零部件量產能力優化成本結構,完善“故障快速響應+定制化維護”服務體系,為商業化復制奠定基礎;2027年廣汽人形機器人團隊將啟動大規模量產,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機器人產業鏈產值突破100億元。
背靠“硬實力”
近年來,機器人產業火爆,其中,“廣東造”機器人企業憑借硬核實力頻頻“出圈” 。
從整體數據來看,2024年,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2200億元,同比增長約25%,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機器人相關產品出口457.4億元,增長19.6%;智能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992億元;工業機器人產量達24.68萬臺,同比增長31.2%,占全國總產量的44%,連續五年全國第一。目前,廣東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已形成“芯片—算法—終端—應用”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珠三角全鏈條競爭力優勢明顯。
南方產業智庫在今年9月發布的《廣東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深圳、廣州、東莞是廣東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主要引擎。截至2025年6月,廣東擁有眾擎機器人、優必選、樂聚機器人等具有代表性的企業。而相較于其他區域,廣東的優勢在于將具身智能與支柱產業升級需求深度融合,形成全國最為密集的工業驗證場景網絡,把制造業場景資源轉化為技術升級的驅動力。
在此背景下,廣東機器人企業不僅在技術研發上持續突破,更在商業化落地方面跑出加速度,推動“制造”向“智造”躍遷。
例如,廣州里工實業是一家深耕制造業近40年的廣州企業,從做橡膠密封圈起家,如今里工實業的機器人已進駐航天航空、生命科學、智慧農業等領域。
今年7月,來自深圳的機器人企業優必選(09880.HK)正式對外發布全球首款具備自主換電能力的人形機器人Walker S2。這項技術可在無須人工干預或關機的情況下,讓Walker S2實現3分鐘極速自主換電,使得Walker S2具備不間斷工作能力。
另外,據優必選科技微信公眾號,其在10月16日中標“廣西具身智能數據采集及測試中心設備采購及安裝”項目,訂單金額達1.26億元。根據項目規劃,本次采購涵蓋優必選最新款可自主換電的全自主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Walker S2。該訂單計劃于合同簽署后于2025年內完成交付。截至目前,優必選Walker系列人形機器人全年已獲得超6.3億元訂單。
8月20日,佛山的天太機器人與山東未來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山東未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港仔機器人集團等戰略合作伙伴,共同簽署全球首個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10000臺訂單。
另外,來自深圳的企業領益智造(002600.SZ)10月27日在互動平臺透露,近期公司再次獲得行業頭部客戶百余臺整機組裝業務訂單。領益智造表示,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積累了核心技術能力,形成人形機器人硬件產品矩陣。
“公司擁有伺服電機、減速器、驅動器、運動控制器等執行層技術,掌握了從材料開發到多種工藝制程復合的能力,可提供模切、沖壓、CNC、陽極、電鍍、MIM、壓鑄、鍛造、注塑、3D打印、Softgoods加工、組裝等工藝加工及開發服務,提供絲杠、減速器、關節、整機硬件ODM等一站式服務的核心零部件、模組服務。”領益智造稱。
今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其中,具身智能作為未來產業之一被著重提出,要求探索多元技術路線、典型應用場景、可行商業模式、市場監管規則,推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全運會為契機,廣東正加速推動具身智能產業落地進程。憑借“技術-場景-商業”的產業鏈與制造業優勢,人形機器人將不僅僅在賽事場景中提供服務支持,更逐步向實體經濟領域的多個場景中伸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