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總有美國網友跳出來說這種話,說啥不搞核武器的前提下,美軍要是把中國的北斗衛星系統給炸了,中國就徹底玩完了。這話擱在現實里頭站得住腳嗎?先不說技術上行不行,就光看歷史和實際情況,這事兒沒那么簡單。
2020年左右的帖子就提到,要是美國先動手,中國肯定不敢坐著,互相射衛星的結果就是大家都瞎眼。還有YouTube講,美國要是干擾北斗,中國導彈還能用其他方式瞄準目標。
甚至Facebook上有人提,1996年中國導彈測試時GPS被拒用,導致丟了兩枚導彈,但現在北斗有56顆衛星,比美國的GPS31顆還多。這話聽著像在提醒,美國別太自信。2025年的SpaceNews文章也說,美國不信任中國科技,但北斗不全是武器。
這些網友言論多半基于冷戰思維,覺得毀掉對手的關鍵系統就能贏,但忽略了備份和反制。
這種想法的根兒,其實得從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說起。那事兒是北斗誕生的導火索。銀河號是中國遠洋貨輪,1993年7月7日從天津新港出發,載著628個集裝箱,里面是日常用品和工業材料。
船員38人,按計劃途經上海、香港、新加坡、雅加達,目標是8月3日到阿聯酋迪拜港卸貨,再去沙特達曼港。航行中一切正常,直到7月23日,美國突然宣稱情報顯示船上運化學武器原料去伊朗阿巴斯港。
美軍艦艇和飛機開始在印度洋公海跟蹤監視,逼銀河號停航檢查。中國外交部馬上否認,說貨物經檢驗沒問題。但美國不依不饒,施壓沙特不讓靠港。銀河號只好在海上漂,船員面對補給短缺,高溫天氣甲板熱到40多度。
8月3日,好不容易到達曼港外錨地,但進不去。8月4日,中國、沙特、美國聯合檢查組上船,一箱箱開,掃描、拆包,過程拖到8月24日。啥也沒找到,美方承認沒違禁品,但沒道歉。
9月4日,銀河號才離開,繼續航程。整個事兒持續近一個月,暴露了依賴GPS的弱點,因為事件中GPS信號被中斷,船只定位出問題。這事兒讓中國意識到,核心導航不能靠別人,得自己搞。
![]()
于是,北斗項目1994年啟動。起初是試驗系統,1990年代末進入工程階段。2000年10月31日,第一顆北斗一號衛星從西昌用長征三號甲火箭發射,12月21日第二顆上天,形成雙星定位,覆蓋中國區域。
2003年5月25日,第三顆備份衛星發射,提升穩定性。這些衛星在地球靜止軌道,提供定位和短報文。2004年,北斗二號開始建設,目標亞太區域。
2007年4月14日,首顆二號衛星發射,到2012年12月27日,第16顆入軌,精度米級,支持軍事調動和民用物流。全球組網是北斗三號,從2017年11月5日首組發射,到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顆,55顆衛星混合軌道,厘米級定位、納秒授時。
現在北斗不光軍用,還進手機地圖、農業施肥、漁業定位。發展過程穩扎穩打,從區域到全球,花了30年,體現了自主可控的思路。
![]()
美國那邊,反衛星武器歷史長。1959年就測試空中彈道導彈攔截軌道目標。1964到1975年,在太平洋約翰斯頓島部署核彈頭反衛星武器,多輪試驗。1985年9月13日,F-15戰機從范登堡基地起飛,高空發射ASM-135導彈,擊落一顆報廢衛星,高度525公里。
2008年2月21日,用標準-3導彈從太平洋艦艇打下失控的USA-193偵察衛星,高度247公里。這些展示能力,但也惹國際爭議,因為碎片污染軌道。冷戰時,蘇聯也搞類似,美國Program 505用Nike-Zeus發射器,1964到1966年在太平洋測試七次。
近年來,美國太空軍注重地面反衛星,技術成熟,但2025年文章說,更關注非動能方式,如干擾。總的來說,美國有本事,但用起來代價高,因為衛星碎片威脅自家資產,美國衛星最多。
![]()
北斗設計時就防著這一手。系統有冗余,55顆衛星分布多軌道,毀一兩顆不癱瘓。還有快舟火箭快速補星,2013年9月25日快舟一號首射,驗證機動。導彈導航不單靠衛星,慣性制導用內部傳感器,星光制導靠恒星,地形匹配比對地貌。
這些在信號斷時管用。美國衛星依賴更重,GPS全球用戶,星鏈軍用通信,太空預警監測導彈。要是美軍動北斗,中國能反擊GPS,碎片先砸美國空間站。
2007年中國反衛星導彈試驗,精準毀衛星,激光和電磁干擾也實戰化。北斗全鏈條國產,從芯片到火箭,無卡脖子環節。每年數百億投入,數十萬科技人員迭代技術。從北斗一號區域覆蓋,到二號亞太服務,三號全球組網,每步實打實。
![]()
再說2016年南海事兒,那時局勢緊。菲律賓推動仲裁,美國派斯坦尼斯號和里根號航母群,6月底進南海,帶上百架戰機。斯坦尼斯從波斯灣來,里根從日本基地。美方說給盟友撐腰,但中國調動三大艦隊,進入戒備。北斗實時定位美艦位置,支持情報。
6月18日,兩航母在菲律賓海雙航母飛行操作,空氣防御和海監視演練。中國外交部硬懟,不接受仲裁。7月12日,仲裁結果出,中國不承認、不參與、不執行。杜特爾特上臺后,派團訪華,擱置仲裁,調整美菲協議。
美軍減少南海活動,中國繼續島礁建設。整個過程,美國航母沒硬闖,中國用體系威懾化解,沒鬧大。
![]()
北斗不是孤立的,是國防、產業、國力一環。2024年美國文章說,中國衛星超970顆,支持攻擊美艦。俄羅斯也建核反衛星。勝負看體系韌性,誰恢復快、國力厚。
30年前銀河號被動,現在北斗自主時空控制。從受制到反制,北斗體現崛起。那些說炸北斗中國就輸的,過時了。中國不怕第一擊,怕對手不知第二擊多狠。現實中,該醒醒的是低估中國的人,在綜合戰力下,北斗不是弱點,中國不會因一系統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