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臺當局試圖借機在紐約舉辦宴會,邀請多名美政府高官為其站臺。
然而,盡管美方此前曾承諾到場,最終卻以“行程太滿”為由集體爽約
事件曝光后,臺當局辯稱并非“主動設宴”,卻對所謂“到場的美國重量級人物”細節諱莫如深。
這場尷尬并非偶然,為何美方此次連表面功夫都不愿再做?
![]()
美媒曝光外交窘境
CNN近日披露了這一尷尬事件,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臺外事部門負責人林佳龍在紐約一家高檔餐廳設宴,邀請了眾多美國政府高級官員。
消息人士透露,多名美方官員原本答應出席,但最終全部爽約。
美方通過中間人表示,缺席是因為“行程過于緊湊”,并非有意為之。
![]()
這已不是臺當局首次在國際場合遭遇此類尷尬。
過去幾年,類似的外交挫敗屢有發生,但此次事件因其發生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而尤為引人注目。
事發后,臺當局試圖淡化處理。臺外事部門于11月2日緊急回應,否認林佳龍“主動設宴”,并聲稱當天活動來了“很多美國重量級人物”。
信息來源:臺當局紐約設宴,美官員一個沒到
![]()
但這一辯解難以自圓其說,臺外事部門一邊聲稱有眾多美方重量級人物出席。
一邊又以“基于與美方長期建立的默契與互信”為由拒絕透露任何細節,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反而越描越黑。
事件在島內引發廣泛批評和嘲諷。國民黨“立委”吳宗憲直言,此事表明臺美關系嚴重受挫,“大家還能相信民進黨的論述‘臺海戰爭時,美國會出兵’?”
![]()
經常評論島內時事的醫生蘇一峰質疑道,賴當局廣發邀請帖,居然一個美方官員都沒來,“官員真的都沒空的概率有多大?”
東森新聞云直言,該事件引發臺灣的“外交焦慮”。
多家島內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為改善與美國的關系,民進黨當局打算召回臺北現任駐美代表,改派一名更具政治手腕的官員。
![]()
島內網民評論更為尖銳。有人嘲諷:“臺積電都送了,飛機也沒交貨,現在連人都不出席”,還有人稱這是“根本是被無視,零存在感的提款機”。
更尷尬的是,中美領導人近兩小時的會晤中,特朗普對臺灣只字未提。
這表明在美國的外交優先級中,臺灣問題并非核心關切。
![]()
美方缺席背后的真實考量
美方官員集體缺席并非偶然,分析人士指出,這反映了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真實考量。
當時正值中美貿易談判關鍵階段,特朗普政府急于與中方會談。
對美國而言,維護中美關系比象征性支持臺灣地區更重要。
![]()
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政策本質是“可控風險策略”:既要讓民進黨維持“對抗姿態”以牽制中國大陸,又不能讓局勢真的失控影響自身利益。
他們希望臺灣問題始終處于“懸而不決”的狀態:夠熱,能挑釁;但不能太熱,免得燒著自己。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美國對臺策略是典型的現實主義操作。
信息來源:林佳龍宴請美國官員,無人到場
![]()
特朗普是現實主義者,只要有利于美國經濟,他隨時可以把臺海問題“掛在嘴邊”,也能隨時“裝作沒看見”。
在兩岸問題上,大陸早已劃下紅線:任何與“臺獨”沾邊的接觸,都屬于干涉中國內政。
美國不希望因與臺灣地區的非官方接觸而破壞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
![]()
類似的外交尷尬并非首次出現,臺當局多次在國際場合試圖刷存在感,結果往往慘淡收場。
有分析認為,民進黨當局急需打開突破口,就讓林佳龍滿世界竄訪,試圖將“讓世界看見臺灣”打造成一個突破口,對沖在野勢力起勢造成的影響。
特朗普政府近期已采取一系列行動降低與臺接觸級別: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的申請、降低民進黨與美官員“會晤”層級、暫停對臺軍援計劃。
![]()
這些舉動表明美國對臺政策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美國《時代》雜志近期刊文直指臺灣地區為“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
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的報告也強調,美國須努力防止競爭陷入“極端危險的緊張狀態”。
這些觀點代表了美國內越來越多專家的共識:美國對臺政策應以維護區域穩定為首要目標。
![]()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國際社會普遍認同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自古屬于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
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臺灣的情景。
聯合國秘書處法律事務辦公室官方法律意見明確指出,“臺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沒有獨立地位”,“臺灣當局不享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地位”。
![]()
聯合國秘書處法律事務辦公室官方法律意見明確指出,“臺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沒有獨立地位”,“臺灣當局不享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地位”。
實踐中,聯合國對臺灣使用的稱謂是“臺灣,中國的省”。
目前,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全世界有183個國家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
這再次說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大勢所趨,是國際大義,是人心所向。
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大陸方面始終堅持不懈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國臺辦新發言人彭慶恩在記者會上明確表態,大陸愿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
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大校的發言直接把賴清德比作“螳臂當車”,歷史上所有企圖阻擋統一大勢的人,終將“被歷史潮流埋葬”。
國臺辦先劃定紅線,國防部再展示實力,兩個部門一前一后發聲,顯然是給島內“臺獨”分子和蠢蠢欲動的外部勢力敲響了警鐘。
信息來源:第二屆江山論壇分論壇五“中國式現代化的兩岸融合發展實踐”在福州舉辦
![]()
官方強硬表態的同時,大陸也在悄悄釋放善意,今年7月1日起,大陸宣布免收臺灣“首來族”申辦臺胞證證件費,受到臺灣民眾好評。
大陸還設立了“臺灣光復紀念日”,重申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歷史事實。
官方連發三篇署名“鐘臺文”的文章,傳達“現在回頭還來得及”的善意信號。
真正決定臺灣前途的,不是紐約的宴席。
![]()
也不是華盛頓的態度,而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意志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國際社會普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沒有任何疑問。
這才是真正的現實,也是兩岸關系發展的正確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