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俊祥與父親談伯章等作于1970年上海大石齋。談伯章,民國八大制壺名家、民國八大陶刻名家一代宗師顧景舟叔叔、陶刻大家談堯坤的大伯。
作者簡介
談俊祥民國紫砂大家談伯章之子
一代制壺宗師顧景舟表弟 1950年生于宜興丁蜀潛洛的一個紫砂之家,父親為民國時期著名紫砂藝人,自幼受紫砂文化的熏陶,年輕時在蜀山南街學藝時得到表哥一代宗師顧景舟的指導,并親自為其提藝名“巖陶”。就這樣繼承了父親和表哥的做壺手藝,在傳統制壺上堅守了幾十年。 1976年陪同顧景舟一起對古代窯址作發掘考證工作,對紫砂的傳承工作做資料的研究和收集。 1985年參加紫砂三廠的建設與發展工作,與顧景舟一起致力于三廠紫砂壺設計與制作指導工作。 1986年應邀赴香港參加由“海洋陶瓷藝術公司”主辦的“宜興紫砂名人作品展覽”,并作制壺表演。 1992年顧景舟主編《宜興紫砂珍賞》一書,為顧景舟先生提供資料及寶貴意見。 1993年赴臺灣參加“宜興陶瓷藝術作品展覽會”并為《紫玉金砂》簽售。 1996年應邀赴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由“綠茶茶行”主辦的“紫砂名人風采陶藝展覽”并參加紫砂研討會。 2015年參加“江蘇省宜興紫砂藝廠六十周年慶暨紀念顧景舟百年誕辰紫砂藝術展”活動并發表重要演講。 從藝幾十年來,在紫砂藝術探索漫漫長路上,一直在努力前行。不屑一顧的是虛名;全力追求的是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紫砂文化的結合。秉承著老一輩紫砂藝人們踏實努力、兢兢業業的精神,發揚當代藝人創新開拓、不拘一格的創作風格,致力于為壺友奉獻最高雅的藝術享受。
鏤空漢方賞析:
匠心巧琢,福運自來。整把壺造型工美,壺身精雕“蝙蝠銜錢”“蓮生貴子”圖案,寓意吉祥安康、富貴綿延,是傳統美學與美好祝愿的完美融合。
![]()
【泥料甄選】采用宜興黃龍山原礦紫泥,礦層中天然“雞眼”顆粒密布,經老師傅手工捶打、陳腐三年而成。泥質溫潤如脂,色澤沉穩內斂,觸手生溫,泡茶時能激發茶香,養壺后更顯包漿光澤,越用越有韻味。
![]()
![]()
【工藝解析】
方器經典,線條凝練。壺體方正端莊,肩線挺括,壺蓋與壺身嚴絲合縫,體現匠人對“方中見圓”的極致追求。壺嘴、壺把與壺身過渡自然,持握舒適,符合人體工學。 鏤空浮雕,層次分明壺身正面采用雙層鏤空工藝,外層透雕纏枝紋,內層浮雕“蝙蝠”與“銅錢”,蝙蝠展翅,銅錢方正,寓意“福在眼前”;下方輔以“并蒂蓮”紋,象征純潔吉祥、多子多福。色彩上以金、紅、青三色點綴,使傳統紋樣更顯靈動鮮活。細節考究,古韻悠長壺鈕為橋型設計,與壺身呼應;壺蓋內有“印”式章,壺底刻“談俊祥制”款
![]()
【適用場景】
品茗雅集:方壺容量約200ml,適合泡制普洱、巖茶等重香茗茶,茶湯流通順暢,茶香凝聚。
收藏饋贈:鏤空工藝復雜,手工制作耗時耗力,兼具實用與藝術價值,是文人雅士收藏或節日送禮的佳品。
家居陳設:古樸雅致的造型,可作為案頭擺件,彰顯主人品味與文化底蘊。
【養護小貼士】
新壺先用溫水燙洗,去除表面粉塵;
泡茶時可讓茶湯均勻浸潤壺身,避免驟冷驟熱;
定期用軟布擦拭,忌用化學清潔劑,讓其自然養出溫潤包漿。
【結語】“鏤空漢方·”不僅是一把紫砂壺,更是一件承載東方美學的藝術品。它以泥為紙,以刀為筆,將傳統吉祥寓意與精湛工藝熔鑄一體,讓每一次執壺、品茗,都成為與傳統文化的溫柔對話。愿這方小壺,伴您福運綿長,茶香常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