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喻東平)近日,略陽縣樂素河鎮瓦房村烤煙基地里呈現一派繁忙景象,近萬斤金黃的烤煙分級打捆后,裝滿三輛農用車,緩緩駛往44公里外的煙站交售煙葉——這是該村出售的第二批烤煙。這個曾以傳統農耕為主的貧困村,如今因烤煙產業的蓬勃發展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當地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的典范。
![]()
今年遭遇春夏連旱,瓦房村村委會組織煙地抗旱灌溉,從5公里外運水澆灌煙苗。(攝影 徐雪萍)
瓦房村位于略陽縣西南端,與甘肅省康縣接壤,是樂素河鎮面積最大、人口最多、鞏固脫貧成果任務最重的村莊。過去,村民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規模小、效益低,還容易遭受野豬、野兔的侵害,種糧收入普遍不高。2025年,在略陽縣煙草專賣局的指導下,瓦房村從農戶整合流轉土地60畝,試種烤煙56畝,并配套建設2座共560平方米的烤煙房及相關庫房等設施,讓烤煙產業扎下了根。
![]()
煙葉出爐,瓦房村村民在縣煙草專賣局技術員的指導下,進行煙葉分級。(攝影 徐雪萍)
最近,瓦房村收獲的5000余公斤烤煙已全部售出,實現集體收入13.2萬元。這片“金葉子”不僅實實在在鼓了村民的“錢袋子”,更點燃了大家共同致富的信心與干勁。烤煙產業的發展,有效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村民武金生一家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村里煙地的拔草施肥,我和妻子都去務工;后期煙長成了,我又負責煙葉烘烤的技術管理。算下來全年增加了3萬多元收入,再也不用外出奔波找活兒了。”武金生高興地說。烤煙規模化種植在育苗、移栽、采收、烘烤、分級等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為周邊村民提供了豐富的務工機會,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人均收入顯著提升。
“瓦房村是略陽縣烤煙產業的一支‘新生力量’。”略陽縣煙草專賣局副局長王斐介紹。為支持瓦房村發展烤煙,該局提供了覆蓋全鏈條的“管家式”服務,從專業化育苗、專用肥配發,到種植、烘烤技術指導,再到專業化分級和煙葉交售,全程保駕護航。特別是在今年春夏遭遇持續干旱的情況下,該局及時采購并免費提供了殺蟲劑、輸水管、塑料桶等抗旱物資,又幾次派出技術人員協助煙苗灌溉,幫助村里集中精力抓好田間管理,有效降低了種植風險和成本,確保了烤煙生產的順利進行。
![]()
由于管理得當,雖然遭遇大旱之年,瓦房村的烤煙仍然獲得豐收。村委會組織村民正在捆扎煙葉,準備入爐烘烤。(攝影 徐雪萍)
展望未來,瓦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守平表示,村“兩委”將繼續以烤煙為主導產業,推行“村集體+煙農”的發展模式,引導村民抱團發展,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計劃新建2座烤煙房,并對通往烤煙基地的1.5公里主干產業路進行拓寬硬化。通過未來3至5年的持續努力,瓦房村將奮力實現從“靠天吃飯”到“產業興村”的轉變,讓烤煙真正成為村民穩定增收、鄉村振興的“黃金產業”。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