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的三季報一出爐,資本市場直接炸了鍋,早盤股價高開后一路震蕩走高,一度觸及漲停,收盤時仍大漲超9%,股價定格在80.80元,市值一舉沖破1.6萬億元。
資本市場向來不為虛幻概念埋單,此輪股價瘋漲,并非空中樓閣,而是工業富聯憑借實實在在的業績,構筑起堅實支撐,推動其在市場上揚眉。
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突破6000億元,凈利潤更是逼近225億元,這個數字已經快趕上去年一整年的盈利水平。
![]()
尤其在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凈利潤高達103.73億元,一舉刷新成立以來單季度盈利最高紀錄,這般優異成績,莫說在企業自身發展中,即便放眼整個制造業,也稱得上出類拔萃、表現非凡。
AI業務成頂梁柱,服務器訂單拿到手軟
工業富聯這業績能實現跨越式增長,AI相關業務絕對是最大的功臣,往昔,人們談及它,腦海中或許會浮現“蘋果代工廠”的固有標簽,然而時移世易,如今,這一陳舊印象早應被更新,以適配其當下的全新風采。
![]()
云計算與AI業務已然穩固地支撐起公司增長的半壁江山,儼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盈利支柱,在公司的發展進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前三季度,云計算業務收入呈現出顯著的增長態勢,在眾多業務中,為云服務商量身定制的GPU AI服務器表現尤為突出,成為該領域的一大亮點。
前三季度這塊收入就漲了三倍多,到了第三季度更是迎來爆發,同比增長直接沖到五倍,環比也有九成的漲幅。
![]()
花旗銀行的研究報告里提到一個關鍵數據,三季度工業富聯交付了約4400臺NVL72等效機柜,這個數量占到了全球總出貨量的一半。
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全球每兩臺AI機柜,就有一臺是工業富聯生產的。
除AI服務器外,配套的800G交換機業務亦受益匪淺,第三季度,其收入呈爆發式增長,飆升27倍,這一顯著增長的背后,是AI集群對高速網絡剛性需求的強力驅動。
![]()
如此看來,工業富聯已經牢牢抓住了AI產業鏈上最核心的制造環節,AI業務能有這樣的爆發力,可不是臨時抱佛腳的結果,這背后是工業富聯一場徹底的戰略轉型。
以前它主要依附蘋果產業鏈,業務增長多少會受終端消費電子市場波動影響,現在則成功轉向了英偉達主導的算力產業鏈,客戶結構和成長邏輯都發生了根本變化。
從蘋果到英偉達,轉型背后的底氣何在
搞不清內情的人可能覺得,不就是換了個合作客戶嗎?其實這里面的門道可深了。
![]()
于AI服務器領域,工業富聯表現卓越,其在英偉達HGX與DGX服務器的代工份額高達28%,憑借這一出色成績,在全球排名中位居第二。
要是把母公司鴻海算進來,兩者在AI服務器ODM領域的合計份額接近40%,妥妥的行業頭部玩家,這樣的市場地位可不是隨便就能撼動的。
花旗銀行對這次轉型格外看好,直接把工業富聯的目標價從60元上調至101元,上調幅度高達68%,還堅定維持“買入”評級。
![]()
他們覺得,工業富聯已然處于AI服務器業務爆發式增長的關鍵拐點,2025 - 2027年將步入業績超級周期,三季度超預期表現,恰好證實這一增長趨勢已然開啟。
更讓人期待的是,工業富聯已經拿到了英偉達下一代Blackwell和Rubin芯片的巨額訂單,這意味著在2026年,它將受益于這兩款芯片的雙周期疊加,業績有望迎來更大幅度的爆發。
花旗甚至預測,2026年工業富聯的凈利潤可能達到768.8億元,較今年實現翻倍增長,全球云廠商的資本開支方向,也給這個賽道添了一把火。
![]()
據TrendForce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八大云服務商資本開支合計或突破4200億美元。值得關注的是,資金投向已出現顯著變化,這一態勢或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格局。
以前更多錢花在能直接帶來收入的設備上,現在則紛紛轉向服務器GPU這類算力基礎設施,很顯然,云廠商們都看清了,算力才是未來科技競爭的核心壁壘。
當然,成績再亮眼,也不能忽略潛在的風險,工業富聯的增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
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產能風險,英偉達的GPU依賴臺積電的CoWoS先進封裝技術,一旦這條供應鏈出現瓶頸,工業富聯的機柜出貨計劃就可能受影響。
然后是利潤率的壓力,工業富聯三季度的毛利率是7%,這個數字遠低于戴爾的21.8%和HPE的31%。
AI芯片占AI服務器成本的比例高達七成以上,要是未來英偉達上調GPU價格,或者下游客戶趁機壓價,公司的利潤空間就會被進一步壓縮。
![]()
除此之外,客戶集中度較高、技術迭代速度快以及地緣政治帶來的不確定性,這些風險都需要持續關注。
華泰證券的報告也提示了宏觀經濟下行、創新產品滲透不及預期等潛在問題。
本來想覺得這么好的業績勢頭,未來肯定一路坦途,但后來發現,任何企業的高速發展都不可能完全避開挑戰。
![]()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風險并沒有改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在全球數據流量以指數級增長的背景下,AI服務器、高速交換機與液冷解決方案的需求爆發才剛剛拉開序幕。
工業富聯憑借在AI服務器制造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市場份額,已經在全球算力競賽中搶占有利位置。
![]()
現在華爾街分析師們爭論的焦點,已經不是工業富聯能不能增長,而是它的增長天花板究竟有多高。
從蘋果產業鏈到英偉達產業鏈,工業富聯的轉型故事,其實就是全球科技產業向算力傾斜的一個縮影。
未來它能不能應對好各種風險,持續領跑行業,還得看其技術迭代能力和風險管控水平,但至少現在,它已經穩穩抓住了算力時代的核心機遇,這場轉型之戰,它打得相當漂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