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預見到,年底前要掀起年金類產品的“炒停售”熱潮了!
時隔近十年,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了第四套生命表,并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
![]()
新生命表帶來最顯著的變化將是:壽險價格悄悄往下掉,兩全類、年金類產品硬生生上漲。
別急,今天咱們就帶你掰扯掰扯,幫你理清頭緒,別被復雜的數據和術語繞暈了。
一、生命表更新:壽險降價+年金漲價?
先來科普一下:生命表是啥?
簡單說,就是保險精算師根據大家活多久的統計數據,給保險產品算價格的“尺子”。
1996年,我國第一套生命表發布。之后大概每10年會發布一般新的,第二套、第三套生命表分別在2005年和2016年發布。
此次發布的第四套生命表采集了保險行業近10年全量保單數據,數據樣本量全球保險市場第一。
第四套生命表顯示出三個突出特點:
- 保險人群的預期壽命持續增長,較第一套生命表提高了約10歲;
- 保險人群中少兒死亡率顯著改善,在各年齡段中改善幅度最大;
- 經濟欠發達地區保險人群的死亡率也實現了明顯下降。
![]()
保險不是隨便買買就行,價格變動背后往往藏著非常嚴肅的“生命表”調整。
新生命表更精準體現了人口老齡化趨勢,壽險市場費率調整是必要合理的。
而監管層也強調:“保險產品設計要順應生命表變動,合理調節費率,保障消費者利益,促進行業穩健發展。”
這話怎講?就是說保險公司要有底線,不能只漲價不降價,更不能利用信息不對稱“割韭菜”。
根據第四套生命表反映出的特點,可以預見之后出的保險產品將會出現壽險降價+年金漲價的情況。
- 壽險產品費率下降,意味著給你的保障成本更低了。用最新的壽命統計數據測算出來你的風險,保險公司說,你活得更久了,賠付壓力其實沒那么大,費率能松一點。
- 而年金產品費率卻反其道而行之,開始攀升。為什么?年金本質是保險公司要保證日后給你發錢,活更久,賠付壓力更大,成本自然水漲船高。
新版生命表顯示,中老年人生存率提升了約5%-8%,雖然年金險的費率上漲不會和生存率成正比,但保費上漲將成為必然。
一點點漲價,疊加幾十年保費,數額也很可觀。
二、我到底怎么買?
有人聽到壽險降價,第一反應可能是“趕緊入手一份”,但其實這個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壽險費率下調的背后,是統計壽命更長帶來的風險重新分配,你買的是“保到底”的保障。壽險承擔的是風險,萬一發生意外,對你家就是救命稻草。
但年金漲費率說明活得更久帶來的財務壓力很大,說白了就是保險公司能給你發的錢更多了,這成本只好轉嫁給你。
![]()
所以,單純追求低價壽險可能就忽視了長遠保障的質量。
說到底,新生命表變動不光是數據上的事情,更多是規則的改變。你不能繼續用老觀念買保險,也別盲目跟風買便宜或者貴得嚇人的產品。
生命表其實像一份“用戶手冊”,告訴你這個時代、這個群體的大概壽命和風險。而你的保險計劃,得基于這些新信息重新架構。
別以為保險都是“買來就不管”的東西,它其實需要動態調整。
試想,你換了一個版本的操作系統,App也得升級吧?保險亦如此。
到底該如何權衡?這就是需要理性配置的關鍵。
這里給大家幾點實操建議:
- 先確認自己的保障需求,壽險重在保障,年金是養老,醫療和重疾不能忽視
- 關注費率變化幅度,但別只看價格,產品特性和保障條款同樣重要
- 不要單買某一類產品,組合配置才保險,利用壽險、年金及健康險多種產品互補
- 考慮繳費方式的靈活性,避免年金漲價帶來一次性壓力
- 定期復盤保險計劃,每年或者碰到新政策、新表時都要重新評估
![]()
三、別被“停售潮”嚇到
由于保險業眾所周知的某些歷史原因,每當出現重大政策更新,都會掀起一波停售炒作。
這次想必也不會例外。
依據老的第三套生命表設計的產品將會在年底前這兩個月集中下架,而且炒作的集中點必將是“年金險要漲價了”!
這時候你既然已經提前理解了漲價背后的原因,就不用再恐慌了。
年金漲價趨勢不容忽視,但不同產品、不同保障期限的選擇靈活性很大。我們可以結合自身狀況,調整買年金的策略,比如提前規劃、分批購買或結合其他理財工具。
合理配置資產,積極調整養老規劃,這才是對抗未來不確定的最有力武器。
當你把保險配置作為一個全局考慮的時候,就會發現年金險漲價的問題迎刃而解。
舉個例子,男主30歲、女主28歲、孩子2歲。面對壽險降價,年金漲價,他可以這樣配置:
- 給自己和老婆買了基礎壽險,第四套生命表讓他們購買同等保額的情況下,保費降低了
- 選擇了年金產品中相對費率上漲幅度較低的方案,搭配緩慢遞增的繳費方式,減少初期經濟壓力
- 同時留足醫療和重疾險保障,防止突發風險
結果是:保障全面,支出合理,雖然年金險漲價了,但壽險降價平衡了這一部分的溢價。
![]()
當然了,如果現在就看到了這篇文章,了解了第四套生命表背后的原因,也可以合理平衡風險與成本,在停售前購入合適的年金險產品,然后購買依據第四套生命表設計的壽險
這樣對你的家庭保險配置而言,是性價比最高的!
寫在最后
費率漲跌的背后,是生命的重量,是生活的智慧,也是一場理財的博弈。
你是否會因為壽險降價,打算補充保額?又或者因為年金漲價,讓你重新考慮養老規劃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