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財經《公司研究院》
11月3日,威馬汽車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表示,“好事將近,敬請期待”,一并發布的海報上則寫著“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截圖
不過,與官方宣告“好事將近”所營造的積極氛圍截然不同,評論區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兩種聲音。
一種聲音來自員工,集體表示要討回公司欠下的工資。
![]()
![]()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截圖
還有員工催促威馬盡快補上欠繳的社保。
![]()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截圖
另一種聲音則來自車主,車主希望威馬能夠盡快恢復保障用車體驗,訴求包括但不限于兌換充電樁、恢復車機系統、運營APP。
![]()
![]()
![]()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截圖
還有車主在評論區調侃表示,當初車企承諾的“終身質保”變“終身自保”。
![]()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截圖
威馬汽車于2023年10月申請破產重整,留下450億債務。公司申請破產時,4S店幾乎全數關閉,消費者僅能找第三方維修點進行維護和保養。
伴隨威馬經營陷入困境,公司員工遭遇停薪。2023年,威馬汽車被曝無故拖欠248名員工2023年2月至5月期間工資報酬共計約1339萬元。
這個數字在隨后越滾越大,次年3月威馬汽車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在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時,重整案附表顯示,威馬拖欠的員工薪資、賠償金和福利金超過4000萬元,人均債權金額超過10萬元。
在普通債權人中,威馬汽車拖欠供應鏈、市場服務、銷售和其他服務等合作伙伴的金額高達17.34億元,平均債權金額為1000萬元。
時間來到今年,威馬宣布將“復活”。9月,威馬汽車發布《致供應商白皮書》,宣告公司在歷經波折后,即將恢復生產,并制定了一份2025年至2030年的發展規劃。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威馬汽車重整投資人和新股東的身份,向供應商發出倡議,希望供應商配合威馬汽車復工復產。
《白皮書》透露了新威馬汽車復產及未來發展規劃。復興階段(2025—2026年),新威馬汽車計劃今年9月復產EX5/E.5車型,確保年產銷1萬輛,爭取實現產銷2萬輛,并布局泰國KD工廠,開拓東南亞及中東市場,2026年計劃量產10萬輛。
而在發展階段(2027—2028年),目標年銷量從25萬輛躍升至40萬輛,同時量產高階輔助駕駛車型,并通過AI賦能研發、生產、營銷全鏈條,啟動IPO籌備。跨越階段(2029—2030年),計劃在2030年挑戰產量100萬輛、營收1200億元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