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美媒《大西洋月刊》針對中美軍事沖突進行分析,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美軍對解放軍開戰不存在短期結束,一旦開戰就將陷入持久戰,結局就是美軍必敗。
01.一旦攤牌美軍被重創,持久戰必輸無疑?
美媒表示,以當前中美在亞太的軍力對比,美軍唯一的優勢就是先手的“偷襲”優勢,這也是美軍部分領導層中根深蒂固的認知謬誤,妄圖畢其功于一役,這對中國完全行不通。
![]()
別忘了,冷戰結束后美國都是面對的什么對手、打的都是什么治安戰,在這種情況下甚至都和胡塞武裝能夠打得有來有回。而中國將是美國面對有史以來最強大、最難以挑戰的對手。
![]()
此前部分美軍規劃者們熱衷于推演在“第一島鏈”附近,通過其強大的航母打擊群、隱身戰機與水下力量,在戰爭初期對解放軍海軍和空軍力量實施“毀滅性打擊”,從而一舉奪取制海權與制空權。但這是針對一個具備完整工業體系和戰略縱深對手的根本性誤判,現代戰爭的勝負,尤其是在大國中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中,不存在在最初的幾場戰斗中就一錘定音決定整個戰爭結果。
相反,當前現代戰爭更依賴于國家的“總體戰”能力,更進一步的解釋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其中最考驗的是“糧草先行”的能力。
![]()
美專家史密斯表示,美軍當前畢竟體量還在,若按照兵推,實際上在開戰伊始,美軍能夠采取先發制人的手段給解放軍造成更大的損失,但這只是一時的。因為就工業能力而言,中國對比美國是碾壓性的優勢,這不是美國空心化后工業產能能夠相提并論的。
這好比兩位棋手對弈,吃掉對方幾個棋子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勝負手在于誰擁有持續“造子”的能力。
![]()
反觀美國,其制造業問題積重難返,關鍵彈藥的庫存在對烏克蘭、以色列的援助中已顯捉襟見肘。此前按照美軍印太司令部的官方報告,若對華開戰,美軍彈藥不足一月,而戰時的美國軍工業產能根本無法滿足美軍的高額彈藥消耗需求,一旦進入持久戰美軍必敗。
02.中國的工業能力足以在面臨任何外敵挑釁時面臨不敗之地
有意思的是,美媒將今日的中國比作二戰時期的美國,那個時代的美國,以其無可匹敵的工業產能,為盟軍提供了海量的飛機、坦克和船舶,最終拖垮了德日法西斯。
![]()
今天,中國同樣扮演著世界工廠的角色,其鋼鐵、水泥、電子、化工等基礎產業的產量遠超美國。這種全方位的制造業優勢,意味著中國在戰爭狀態下,能夠以驚人的速度生產從導彈、雷達到士兵口糧的一切戰爭物資。
不過,對于美媒分析的:“戰爭初期美軍可以重創解放軍”的結論,對此還是不能夠茍同,這低估了解放軍的戰略預警和反擊能力。
![]()
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經過數十年經營,已日趨完善。美軍在西太平洋的任何一個固定基地,都在火箭軍中程導彈的覆蓋范圍內,初期戰斗美軍的航母根本無法通過第二島鏈以內,前沿依存的幾個島鏈主要基地也是在解放軍的飽和打擊范圍之下,在這種情況下,美軍亞太戰時的海空力量自保都是問題,就更別提所謂的“重創解放軍”了。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講,對中國這樣一個擁有悠久歷史、龐大人口和強大中央政府的國家而言,若美國采取偷襲的方式以所謂“先發制人”的方式發動軍事沖突,那么中方的戰爭機器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
![]()
因此,美軍任何試圖通過“首戰即決戰”方式來擊敗中國的企圖,其結果都不會是另一個摧枯拉朽般的“海灣戰爭”,則是“偷襲珍珠港”的翻版,只不過這次角色互換了,美軍是偷襲方。而美國喚醒的,將是一個在產能上遠超二戰美國,但在技術層面上更為先進的“巨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