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日本天皇:溥儀穿龍袍不彎腰,麥克阿瑟插兜站立,奧巴馬卻鞠躬。
有人說外交禮儀就是個擺放動作的活,鞠個躬握個手照張相,走流程不費勁,問題在于鏡頭里那個姿勢往外傳,不是個人修養的事,站在日本天皇面前,你腰桿彎不彎,背后不是客套,是國家怎么理解自己這個位子,有人看一排案例更直觀,穿龍袍的溥儀不彎,打贏仗的麥克阿瑟手插兜,過了幾十年奧巴馬對著鏡頭深躬,這幾張照片連起來看,態度怎么變,權力怎么擺,心里怎么想,一目了然。
1935年,溥儀去日本,他的名片寫著滿洲國皇帝,外人都知道這個位子的真實分量,行裝這塊他自己定,他穿自己的龍袍,不穿日本安排的衣服,到了皇居門口站直,日本官員行禮,他看著不動,不是不懂禮,他就是要把這個動作留在場上。
在那個制度里別人一句話就能讓你換位子,他手里沒什么工具,他拿這個姿勢當自己的邊界,他見昭和天皇的時候說兩國世代友好,聲音平平,眼神平視,酒杯舉平,場面沒有壓低的味道,回到家里他說我與昭和天皇行的是平等之禮,他知道日本人聽了不舒服也沒法挑他的規矩,他沒法改變盤面,他守住自己的起身姿勢。
1945年,日本戰敗,昭和天皇到麥克阿瑟辦公室見人,麥克阿瑟穿著皺的軍服,領口開著,手插褲兜站在會客室,天皇鞠了躬,他點點頭,合影掛出來,日本社會一看心里有數,這不是耍個性,是在放一個信號,天皇是個被打敗國家的元首,位置就擺在這兒,他后來見了天皇十一次,地點不去皇居,都安排在美國大使館,來訪的人走過來坐下,有一次天皇來早了,侍從問要不要去貴賓室等,麥克阿瑟說在會客廳坐著等,誰贏了仗,誰安排誰在什么地方等,這個程序就這樣定下。
2019年,特朗普到東京,德仁天皇剛即位后第一次接待外國元首,他走路幅度大,握手用力,坐姿隨意,鏡頭里有拍肩膀的動作,日本這邊看著不合日本的禮數,特朗普那邊看的是美國利益,他把自己的準繩帶到現場,相撲賽場他頒了美國總統杯,這個環節過去一般是天皇發獎,他把總統的標志刻上去公開發,有人看著別扭也有人覺得新鮮,換個角度,現場是他在講一個敘事,今天我來捧場,明天我說話你聽得進。
2009年,奧巴馬見明仁天皇,他的動作是一躬到位,上身壓下去,手伸著,鏡頭里角度接近四十五度,美國國內立刻有不同聲音,共和黨公開反對,媒體提出意見,美國的常規是總統不鞠躬,見英女王法總統德總理都是平視握手,你是國家元首不是使節,奧巴馬說我尊重對方文化,問題擺在桌上,你尊重別人沒問題,你也要把自己的姿態放對,這一躬成了美國外交里一個爭議點,有人看成風度,有人看成不合慣例,現實層面是你低頭的那一刻,戰勝國這個標簽在鏡頭里不顯眼。
很多人說這不過是姿態,看看這些照片被留存的方式就知道分量,溥儀那張穿龍袍站立的圖,日本檔案里留著,麥克阿瑟手插兜的合影,日本課本里處理很謹慎,特朗普拍肩這個瞬間,日本媒體報道很克制,奧巴馬那一躬,日本媒體鋪開寫兩國關系進入新階段,這些不是單純文化來往,是現場細節在心理層面落點,每一個看起來隨手的動作,最后都成了國家形象的剪影。
寫到這里,回到我們自己的姿態,我們講禮,禮是要有的,也要把準繩放在對等上,尊重是雙向的,位置擺正,腰桿就直,你是弱的時候也能站著,你是強的時候也不壓人,溥儀站著進皇宮,有人說他不合時宜也有人看見他的邊界,麥克阿瑟不鞠躬,他把勝者的程序擺清楚,奧巴馬彎腰,你能看到文明的用心,也要看到那一刻自我位置變輕,歷史不太記你說什么,歷史記你怎么站,今天不管我們在哪兒,腰桿要直,禮數要穩,分寸要準。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