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安寧撤縣設市,三十載砥礪前行,這座工業重鎮在經濟、社會領域多點突破,而2009年才破土動工的安寧職教園區,雖僅歷經16年成長,卻成為安寧“三十而立”路上的關鍵“人才引擎”——從阡陌農田起步,它一路披荊斬棘,如今已集聚15萬師生,蛻變為滇中人才高地,不僅見證著安寧人才培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更以產教融合的鮮活實踐,為安寧撤縣設市30年的輝煌成就寫下生動注腳。
破局阡陌:十六載基建鋪就科教新城底色
2009年3月,安寧主城西南方向的一片荒地上,安寧職教園區正式啟動建設。首批建設者們懷揣“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定信念,奏響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序曲。
園區建設之初,便投入約1.4億元,啟動5條總長6.7公里的一期路網建設,如同為這片土地鋪設了通暢的“血管”。同時,園區構建起覆蓋供水、供電、燃氣、排污、電信、廣播電視的現代化基礎設施網絡。安寧市第二自來水廠、安瀾雅苑小區等公共配套設施也同步推進,為園區未來發展筑牢根基。
截至2025年,園區建成區面積達5.8平方公里,累計完成投資約180億元。22條共24.24公里的市政道路縱橫交錯,3條新建高壓電力線路保障能源供應,2個城市中央公園綠意盎然,5個居民小區溫馨宜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不斷完善,讓一座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科教新城在螳川大地拔地而起。
融教于產:院校創新書寫人才培育新篇
安寧職教園區的院校發展,走出了一條從單一教學向產教深度融合的創新轉型之路。
園區建設初期,云南技師學院、云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云南工程職業學院3所院校率先入駐,開啟了園區院校發展的序幕。此后,園區院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集聚11所院校,還擁有云南財經大學安寧校區、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云安產業學院2個安寧分校區,師生總數突破15萬人,累計培養畢業生超20萬人,為社會輸送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在發展過程中,園區院校始終與地方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緊扣安寧市“3+2”優勢產業集群,新增硅材料制備技術、高速鐵路客運服務、飛行器數字化制造等20余個與產業發展相匹配的專業。2023年8月,園區被省教育廳認定為云南省首批培育建設產教聯合體。2025年,園區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再獲突破,建成省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2個、省級校企共建研發中心1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7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云南交通運輸職業學院與百度合作建成全國首個“智慧交通產業學院”,還與20家優質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投資近2億元的翰文院?藝術文化產業學院匯聚20余位非遺傳承人,年培訓量達3000人次,培養了大批“新時代匠人”。
聚勢生長:“園中園”模式激活產業聚集動能
園區錨定“打造集產、學、研、高新技術產業、創業創新及居住為一體的森林式、環保型、園林化的城市新區”這一目標,不斷優化招商模式、加大招商力度。工作人員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先后洽談項目300余個,成功簽約項目40余個,全力打造雙創人才聚集區、產學研聯動創新示范區、綠色產業聚集區。
![]()
保羅大健康產業園、云南信基產業城、互聯網科技產業園等“園中園”項目,如同一個個強勁的“增長極”,推動園區產業加速聚集。保羅大健康產業園創造了“安寧速度”,4個月完成30萬平方米場地平整,致力于打造“兩基地、五中心”現代化產城融合產業園區。云南信基產業城以建設面向東南亞市場的貿易樞紐為目標,目前E地塊已簽約企業37家,22家企業已投入生產。互聯網科技產業園成為“直播電商孵化基地”,實現“教室即直播間、作業即商品”的產教融合新模式。
為給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園區推行“職捷辦”全程陪跑服務機制,“10天洽談簽約,2天‘三證’同發”的“職教速度”成為金字招牌。云南經濟管理學院醫學院項目從對接到取證僅12天,保羅大健康產業園90天實現“簽約即拿地、拿地即開工”,高效的服務讓企業在園區安心發展、茁壯成長。
16載春秋,安寧職教園區實現了從一張規劃圖到產值數十億科教融合樣板的華麗蛻變。在安寧市撤縣設市30年的發展征程中,它既是參與者,更是見證者。未來,安寧職教園區將繼續以產教融合為抓手,為安寧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黃榆 通訊員 劉林清)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