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日,全紅嬋與搭檔王偉瑩參加跳水雙人10米臺決賽并贏得金牌,這是全紅嬋自今年5月因腰部及腳踝受傷退出比賽后的首次正式賽事,期間相隔183天,兩人配合僅三周,通過每日增加四小時訓練,將動作從相差半秒逐步調整至幾乎同步,過程雖不輕松,但最終成果得以展現。
![]()
現在的她不再是過去那個小豆丁了,身高從一米四三長到一米五八,體重也增加了七公斤,跳水這個項目只要身體稍微長大一點,整套動作就得全部調整,重心變化、翻騰速度還有入水角度都得重新適應,這算不上復出,倒像是換了一個新身體重新學習跳水,她自己說過,感覺就像在跟陌生的身體互相較勁。
![]()
隊里為張雨霏配備了許多高科技設備,高壓氧艙幫助她恢復身體,中醫針灸幫她放松肌肉,AI系統拍攝她的動作,對比之前的數據,找出問題所在,訓練時她還綁上阻力帶、掛上沙袋,模擬更重的身體狀態,鍛煉核心力量,飲食方面也精確到克,目標是減掉五公斤體重,同時保持身體靈活性,張雨霏沒有參加單人項目,因為那個最難的動作207C現在還不夠穩定,距離奧運標準還差一點。
![]()
發育期的麻煩其實很常見,過去十年里,中國女子跳臺選手中超過七成都在十五到十七歲這個階段遇到身高體重增長快的問題,技術也跟著下滑,漸漸退出頂尖選手行列,郭晶晶和吳敏霞當年也經歷過這個階段,但沒有人像全紅嬋這樣,在身體變化最明顯的時候還能重返國際賽場參加比賽,全紅嬋并不是超人,她只是把自然淘汰的時間往后推遲了一些。
![]()
那條寫著"我真棒"的微博,在網上發出三小時就登上熱搜,閱讀量超過八億,大家喜歡全紅嬋不是因為她贏得比賽,是因為看到這個女孩貼著肌貼、吃著嚴格定制的餐食、反復調整動作的樣子,過去人們把她捧成神話人物,現在人們覺得全紅嬋就是個努力訓練的普通姑娘,粉絲喊她"進貨嬋寶",其實是接受全紅嬋有不完美的地方,也愿意繼續支持全紅嬋走下去。
![]()
11月6號全紅嬋還要參加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爭取第二塊金牌,全運會結束后她將暫時放下單人項目,短期目標是讓體重控制在43公斤左右,把207C動作練得更穩,長遠來看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才是她的重點方向,外界關于她要沖擊三金的傳言并不屬實,全紅嬋本人也沒有這樣的計劃。
她每天訓練六個小時,比高中生上課時間還長,吃飯不能隨便吃,連一克脂肪都要仔細計算,發在社交媒體上的“娃”字不是賣萌,是壓力太大時的宣泄方式,她不是在對抗年齡,是在和身體發育賽跑,這種事很多運動員都在經歷,但很少有人講出來,林妙講出來了,不是因為想博取同情,是因為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硬扛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