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聯合國秘書長要換人了!按老規矩,這次該輪到拉美國家,可美國不干了,非要跳出來“砸場子”,喊著要“唯才是舉”。
![]()
明眼人都懂,它就是想把水攪渾,塞自己人上去,一場關于世界規則的大博弈,就在這場人事變動中悄然開始了。
![]()
古特雷斯的八年:在危機中行走的“和事佬”
古特雷斯這八年,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沒閑著”,從俄烏沖突到加沙人道危機,從氣候變化到難民問題,他總是在全球最棘手的地方露面。
![]()
有人夸他敢說敢做,有人嫌他不夠強硬,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大國之間的夾縫中,盡量維持著聯合國的聲音。
![]()
尤其是在美國動不動就“退群”、拖欠會費的背景下,古特雷斯還能穩住聯合國的基本盤,沒讓這個國際組織徹底邊緣化,已經算是不容易,不過,隨著他的任期進入倒計時,更復雜的問題來了:下一任秘書長,會聽誰的?
![]()
該輪到拉美了?美國的“攪局”引發爭議
聯合國秘書長的人選,長期以來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區域輪替,過去幾十年,亞洲、非洲、歐洲都出過秘書長,這次確實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坐莊”了,比如巴拿馬等國早已摩拳擦掌,準備推舉候選人。
![]()
可美國偏不按常理出牌,美國駐聯合國副代表多羅西?謝伊公開說,不要拘泥于地域,應該“唯才是舉”,這話聽起來挺公正,但明眼人都知道,美國是想推自己滿意的人上臺,畢竟,一個聽話的秘書長,更符合美國的利益。
![]()
但美國這套做法,連自家盟友都不一定買賬,法國雖然常和美國站在一起,但在聯合國事務上一直有獨立主張,2017年美國退出教科文組織時,法國就明確表示反對,這次秘書長人選,法國未必會跟著美國走。
![]()
中俄態度明確:規則不能亂,輪替必須堅持
面對美國的“拆臺”,中國和俄羅斯態度非常明確:支持區域輪替,反對把聯合國變成一國一言堂,中俄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手里握著否決權,只要有一家不同意,美國再想推人也白搭。
![]()
事實上,中俄近年來在多邊場合屢次強調要維護聯合國權威,反對單邊主義,這次秘書長遴選,兩國大概率會聯手支持拉美候選人,把美國的“攪局”擋回去。
![]()
拖欠會費還指手畫腳?美國遭多國反感
美國在聯合國的話語權,最近幾年其實有點“底氣不足”,為啥?因為美國欠了聯合國一屁股債!光是常規預算和維和預算,美國就拖欠了超過10億美元。
![]()
一邊欠錢不還,一邊還對秘書長人選指手畫腳,自然引發很多國家不滿,更諷刺的是,美國這些年對聯合國一直是“合則用,不合則棄”。
![]()
從退出教科文組織、人權理事會,到在氣候問題上反復橫跳,美國的“退群”操作早已讓不少國家寒心,如今又想插手秘書長人選,難免被質疑“雙標”。
![]()
秘書長之爭,本質是國際規則之爭
這場秘書長人選博弈,表面是選一個人,實質是決定未來聯合國到底聽誰的,如果美國成功打破輪替慣例,以后聯合國就可能淪為大國操縱的工具。
![]()
而如果中俄和發展中國家守住規則,聯合國還能維持一定的獨立性和公正性,別忘了,聯合國不僅是政治舞臺,還承擔著維和、人道救援、公共衛生等實實在在的使命。
![]()
如果秘書長人選久拖不決,或者選出一個缺乏公信力的領導人,最終受害的是那些等待援助的戰亂地區民眾。
![]()
結語
聯合國秘書長之爭,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當今國際社會的分裂與博弈,美國想打破規則,中俄要守住規則,拉美國家等著“輪莊”,中小國家擔心聯合國淪為大國玩具。
![]()
這場較量的結果,將決定未來全球治理是走向公平合作,還是倒退回“強權即公理”的時代,而對普通人來說,誰當秘書長看似遙遠,實則關乎世界能否少點戰亂、多點合作,畢竟,一個有效的聯合國,對每個渴望和平與發展的普通人來說,都不是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