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奚偉 通訊員:朱仙紅謝卓維趙瑩瑩陳琳
秋日的武漢站,正被一場“菊色盛宴”喚醒。11月1日清晨,武漢站東廣場已飄起陣陣菊香——數萬株菊花迎著晨光綻放,橙的似火、黃的如金、粉的若霞,從進站口到廣場中央,處處是菊影婆娑,剛下火車的旅客,紛紛掏出手機記錄這份突如其來的秋日浪漫。
![]()
“這菊花蠻美,擺的也蠻有特色的,我剛到武漢,真的眼前一亮。”剛走出車站的張先生站在菊叢前,鏡頭對準一朵盛放的菊花,讓初到江城的他瞬間被這份熱烈的秋意打動。
今年是武漢市洪山區第38屆金秋菊展,以“金菊璀璨映江城 百姓園林繪新篇”為主題,在武漢站東廣場將菊之美與地域特色揉成一幅立體畫卷。
![]()
菊韻繪就“大學之城” 一景一色藏巧思
在武漢站東廣場,240平方米的金秋菊展正以“洪山大學之城”為核,在城市門戶處鋪展一幅菊韻盎然的人文長卷。
展區以藍綠白三色匠心鋪陳出碧水環山的構架,藍的澄澈如溪,綠的蔥郁似山,白的輕盈若云,三者交織間,仿佛將洪山的山水靈韻徑直搬進了廣場。近觀菊景,粉色菊叢層層疊疊,如青春學子的朝氣肆意綻放;紫色花團成團成簇,似科研者的深邃在花瓣褶皺里沉淀;橙色花海熱烈奔放,像城市發展的活力在花浪中奔涌。三色菊海或錯落成坡,或環繞成環,交織出“人才匯聚”的生動圖景,每一朵菊花的姿態、每一處花境的布局,都把洪山在教育、科研與城市發展上的融合之美具象得淋漓盡致。
記者了解到,今年,洪山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將菊展從公園搬至武漢站,不僅是武漢站東廣場的亮眼點綴,更成為展示洪山“大學之城”特色與魅力的文化窗口,往來旅客于菊香縈繞處駐足,在金秋時節的菊影花姿里,定格下武漢人文與自然交融的獨特韻味。
![]()
企事業單位廣泛參與多元展陳添活力
今年,位于洪山區關山街道華中科技大學、郵科院、氣象局,珞南街道腫瘤醫院,青菱街道武漢科技大學以及洪山街道、卓刀泉街道等8家企事業單位共同參展,讓菊展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洪山街道的展區充滿“豐收味”,極具特色的“糧倉”造型,倉頂綴著飽滿的“稻穗”,生動再現了秋日豐收的喜悅,引得不少市民駐足拍照;關山街道華中科技大學的展區自帶“科技感”,橘紅色的背景像一輪初日,左側綠色枝條垂落,綠瀑與白紗相互映襯,盡顯大學之城的朝氣蓬勃。
其他展點也各有巧思,以園林小景、花壇花境、藝菊組合、展臺展架等多樣化手法,創新形式展示品種、布置景點,同時堅持惠民生和促銷費相結合,引入購物、美食、展演等資源,打造菊展多元化消費場景,彰顯濕地花城魅力。
![]()
一月花期賞不停匠心養護育芳華
“菊花栽培周期長,技術性強,季節性要求高,我們從品種選育到現場擺放,每個環節都力求精準,確保開幕時每一株菊花都處于最佳狀態。”洪山區城管執法局綠化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說道。
現場布展負責人張師傅向記者介紹養護細節,“開展之后,由于白天來往旅客和參觀市民較多,會在晚上集中進行澆水并調整菊花開放朝向,確保每天菊花都是生機盎然的。”正是這份匠心,讓菊展的花期能持續一個月,從11月1日到11月30日,市民隨時來都能看到菊花的最佳狀態。
![]()
如今,武漢站的菊展已成為江城秋日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不管是剛到武漢的游客,還是周邊的市民,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秋日樂趣。
在此,洪山區誠摯邀請廣大市民、游客前來賞菊,趁著秋高氣爽,不妨來武漢站東西廣場,看看多彩的菊海,聞聞沁人的菊香,感受“金菊璀璨映江城”的美景,讓這份秋日的詩意,成為你記憶里溫暖的一筆。這個11月,我們在武漢站菊展,等你共赴這場“菊”世無雙的約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