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汪澤福
深秋時節,漳縣貴清山植物園成為網紅打卡地,400余個品種、15萬株菊花進入最佳觀賞期,“人在花中走,如在畫中游”的沉浸式場景吸引大批游客,更以“賞菊”為支點,串聯起全域文旅資源,推動“單點打卡”向“深度體驗”加速轉變。
走進貴清山植物園,紅、黃、白、紫、綠等十余種花色的菊花沿主路鋪展,平瓣、匙瓣、管瓣等花型錯落有致。“國華秋舞臺”“泉鄉紅姿”等經典品種與“國慶菊”等露天專屬品類相映成趣,其中高1.5米的“立菊”單株簇擁數十朵花團,成為游客拍照首選。園區更將“菊元素”與文化深度融合,“菊海小徑”搭配木質棧道、古風燈籠,日均接待寫生、研學團隊十余組;“菊文化科普角”“非遺手作體驗區”同步開放,古箏演奏、剪紙展示每日上演,親子家庭參與熱情高漲。
賞菊熱度早已溢出園區,轉化為全域旅游的強勁動能。漳縣精準設計“賞菊+生態觀光”“賞菊+鄉村體驗”“賞菊+非遺研學”等主題線路,聯動縣域民宿推出“菊展專屬套餐”,成功吸引蘭州、天水等地跨市游客。“從蘭州自駕過來,看完菊展去爬貴清山,晚上住在遮陽山腳下的民宿,第二天準備爬到遮陽山頂去看北溝寺草原,漳縣的旅游體驗越來越好了。”游客李先生的行程規劃,正是漳縣“單品引爆+全域聯動”思路的生動寫照。數據顯示,菊展期間民宿入住率較平日增長50%以上,周邊農家樂更迎來客流高峰。
走進貴清山植物園周邊的“亮亮農家院”,院內曬著新采挖的黨參,餐桌上擺著剛出鍋的臘肉炒蕨菜、土雞燉蘑菇,老板馬亮亮正忙著給客人添茶水。“往年這個時候,一天也就接待兩三桌客人,今年自從菊展開了,周末能坐滿七八桌,客流比去年同期多了三成!”馬亮亮笑著說,為了接住這波“賞菊熱”,他特意推出“賞菊+農家宴”組合,用自家種的蔬菜、散養的土雞做食材,還在院子里擺上菊花盆栽裝飾,不少游客吃完飯后還會買上幾斤農家自產的蜂蜜、黨參,讓“流量”變成了“銷量”。
為讓“賞菊熱”持續升溫,漳縣從“服務”與“產業”兩端發力,推動短期熱度向長效動能轉化。服務優化上,園區新增臨時停車空間,安排志愿者提供游覽引導、行李寄存服務,還根據游客需求延長開放時間,有效解決“周末人多、時間不夠”的痛點,游客滿意度大幅提升。產業延伸上,漳縣深挖菊花價值,開發“菊花茶”等文創產品,讓“觀賞菊”變成“可帶走的漳縣味道”;同時引導農戶參與菊花種植、文創加工、景區維護,帶動100余戶農戶增收,實現“文旅富民”雙向賦能。
“以‘小菊花’激活‘大市場’,是我們深耕季節性文旅IP的一次嘗試。”漳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陳蓉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進“一季一主題、一景一特色”計劃,冬季推出“冰雪嘉年華”活動,春季打造“萬畝油菜花觀光季”,通過四季特色活動串聯全域景區、帶動鄉村振興,推動文旅產業從“單點火爆”向“全域繁榮”轉變,讓“天下貴清·康養漳縣”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文旅動能。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