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人民日報》等官方發布這么多關于全紅嬋再次奪冠的消息,才明白一切都值得等待!
跳臺上,18歲的全紅嬋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望著水面,183天的等待,她帶著變化的身體和不變的斗志回來了。
11月2日晚,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游泳館內,人聲鼎沸,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跳水女子團體決賽在這里展開激烈角逐。
全場觀眾的目光聚焦在一位身材明顯比以往壯實的女孩身上,她就是讓無數人都等待,如今18歲的全紅嬋。
這是她因傷病遠離賽場6個月后的復出之戰,也是她戰勝身體發育關的證明之戰。
當全紅嬋與搭檔王偉瑩走上10米跳臺時,有人竊竊私語:“她比以前壯了不少。”但接下來的幾分鐘,她用完美的“水花消失術”讓所有質疑者閉上了嘴。
![]()
“真棒!我又回來了!”
賽后,全紅嬋在社交媒體上簡短發文,配上一個燦爛的笑臉,這短短幾個字,背后是她183天漫長等待后的釋放。
![]()
在女子團體雙人10米臺比賽中,全紅嬋與王偉瑩的搭檔表現驚艷。
前三輪動作下來,她們就拿到了235.86分,僅領先上海隊陳芋汐/掌敏潔0.9分,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最終,廣東隊以總分2369.80分奪得女子團體冠軍,四川隊和陜西隊分獲亞軍和季軍。
頒獎儀式上,全紅嬋一改比賽時的嚴肅表情,笑容滿面地與觀眾互動。她走到觀眾區下方,開心地接住粉絲拋來的布娃娃等禮物,展現出依舊可愛的一面。
![]()
相比金牌,更多人關注的是全紅嬋身體的變化。眼前的她,比去年胖了許多,身高也增長了。
![]()
事實上,全紅嬋在今年遭遇了嚴重的傷病及發育難關,上半年,她的狀態就出現下滑,在跳水世界杯上連續三次輸給陳芋汐。
發育關是女子跳水選手都要面對的挑戰,全紅嬋在巴黎奧運周期身高增長7公分,體重增加約7公斤。
![]()
這對需要控制體形的跳水運動員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今年7月,全紅嬋回到省隊開始“閉關修煉”,接受廣東隊的特訓,她花了4個月時間進行魔鬼訓練,幾乎每天都泡在體育館里。
![]()
遺憾的是,瘦身效果并不明顯。訓練時,她的腳踝處還綁著厚厚的繃帶,暗示著她的傷病尚未痊愈。
本屆全運會,全紅嬋原計劃參加女子團體、女子10米臺雙人和女子10米臺個人三個項目。但最終,她放棄了最具看點的單人項目。
![]()
這一決定背后,是廣東隊對全紅嬋長遠的保護與規劃,廣東隊透露,此次調整是為了讓全紅嬋更好地備戰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
“單人項目預賽、半決賽、決賽需要在三天內連續進行,而全紅嬋在5月份的時候又因為腳踝舊傷復發休養了半年時間。”
![]()
集中精力打好團體和雙人項目,對現在的全紅嬋來說是更明智的選擇。
盡管身體發生了變化,但全紅嬋的訓練態度和對跳水的熱愛從未改變。她的省隊教練何威儀曾評價道:“她非常能吃苦,對待訓練的態度也非常認真,每次訓練都是全力以赴。”
![]()
每天,全紅嬋要練跳400多次,“陸上要跳200到300個,水上是120個左右。”這種刻苦訓練的精神,在她身上一直保持著。
比賽中,全紅嬋抱膝的動作雙腿并攏在一起,嚴絲合縫,依然保持著無可挑剔的優雅和舒展。她的“水花消失術”也依然精湛。
![]()
有網友指出:“體重比隊友重,但是入水比隊友還慢。”因為她起跳比別人高,滯空感比別人強,同樣的動作做完她離水面還有一段距離就可以調整入水姿勢讓水花更小。
頒獎典禮結束后,全紅嬋背著掛滿小烏龜裝飾品的書包離開場館,就像任何一個普通18歲女孩一樣。
看臺上,有觀眾大聲喊道:“全妹,好樣的!”她回頭笑了笑,揮揮手繼續前行。
那個曾經在東京奧運會一鳴驚人的14歲小姑娘已經長大了,如今她用自己的方式,克服發育與傷病的雙重考驗,依然是中國跳水隊那位當之無愧的“天才少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