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為期十天的“法國經典電影修復展”在上海影城SHO迎來收官之日。13:00記者來到上海影城,克勞德·勒盧什的傳世之作《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開場前,上海影城大廳里早已聚集了眾多影迷,大家有秩序地排起長隊,領取紀念票根、紀念明信片,蓋上紀念章。不少影迷舉著精美的票根拍照留念。上海影城精美的周邊一直為影迷稱道。
本次由上海電影集團指導、上海電影技術廠主辦的法國經典電影修復展,自10月10日開票起便一票難求。八部法國電影大師的4K或2K修復作品——包括《瑟堡的雨傘》《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怒海沉尸》《紅圈》等“神作級”片單,成為上海影迷金秋最炙手可熱的文化盛宴。
澎湃新聞記者采訪前來觀影的影迷(02:04)
“票真的很難搶,我點進去好幾次都是鎖票,感覺比上海國際電影節還要難。”影迷馮晸與朋友周玨玫結伴而來,兩人一起觀看了《瑟堡的雨傘》,今天又來看《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馮晸還自己觀看了一場《怒海沉尸》。
“上周五晚上那場《怒海沉尸》,我提前45分鐘來,現場已經排隊排了4圈,紀念票根都領完了。今天我特意早一點來,把所有周邊都領到了,很滿足很開心。”馮晸向記者展示了她搶到的票根。
![]()
影迷手舉票根拍照留念
這次法國經典電影修復展,還有影迷為《瑟堡的雨傘》制作了大幅海報,免費分發給所有觀眾。
“海報非常美,觀影氛圍也特別好。我都帶著。”周玨玫從隨身包里如數家珍地拿出兩場影片的周邊展示給記者。在她看來,這些獨特的觀影氛圍和體驗,是她愿意走進影院觀看老電影的原因,“這次選擇的兩場電影我都看過,但上海觀影氛圍真的很好。大家看好電影會互相討論,遇到精彩的影片映后還會一起鼓掌。影院的杜比音響效果也是在家享受不到的。”
![]()
![]()
影片開場前半小時,影迷排著長隊領取紀念票和明信片等周邊。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展映的修復版本均由法國團隊耗時數年完成。例如《瑟堡的雨傘》4K修復參考了瓦爾達基金會提供的原始素材,而《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則保留了標志性的黑白與彩色交替畫面,并通過中文字幕機手工操作字幕,復刻經典觀影體驗。
“在影院看修復版和在家看完全不一樣!”資深影迷達姆表示,這次的修復效果是他最看重的,也是走進影院才能享受的“福利”。他透露自己這次幾乎看遍展映片單,尤其推崇阿蘭·德龍主演的《怒海沉尸》與《紅圈》,“老電影常看常新。人生的每個階段看電影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有些電影年紀輕的時候看覺得蠻無聊,好像似懂非懂,但過了幾年人生閱歷提升了再看,就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
法國經典電影修復展片單。
在候場隊伍中,收藏著厚厚一疊票夾的趙女士向記者展示了過去在香港電影節、百老匯巡演等活動中積累的票根,“這些老電影每次重看都有新感悟。比如我上午看了《沒有面孔的眼睛》,幾十年前的面具設計和現在的特效化妝很不一樣,在大屏幕上看到還是非常震撼的。”
對于許多觀眾而言,本次影展不僅是懷舊,更是對電影史的深度參與。馮晸提到,自己選擇《瑟堡的雨傘》一方面是因為這部影片色彩很美,另一方面是看到這部音樂片和中國的音樂電影《阿詩瑪》同為1964年誕生,《阿詩瑪》在今年也完成了修復。
“同時期一部法國音樂電影和一部中國音樂電影對標,這個對比很有意思,很新穎。希望今年能看到《阿詩瑪》修復版在上海放映。” 馮晸說。
隨著影廳燈光漸暗,這場持續十天的法國電影之旅即將結束,但對于上海的影迷和上海這座城市,關于電影的熱愛與對話,從未停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