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暗下,交響樂隊奏響恢弘序曲,木質街壘造型的燈架在舞臺中央緩緩升起。冷白與暖黃光束交錯,將觀眾拉入十九世紀的巴黎街頭,一段關于愛與救贖的傳奇自此開啟。
11月4日,音樂劇《悲慘世界》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在上海大劇院首演。這是該劇時隔23年再度來滬,自11月4日至12月28日,以音樂會形式開啟為期55天的駐演,這也是中國大陸的唯一一站。
首演當晚,幾乎每個經典唱段最后一個音符剛剛落下,觀眾便迫不及待送上歡呼與掌聲,持久而熱烈。演出也印證了,縱然問世已有四十年之久,《悲慘世界》仍是音樂劇領域最震撼人心的作品,地位無可取代。
![]()
經典再現,陣容璀璨
自1985年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首演以來,《悲慘世界》已走過57個國家、455座城市,被翻譯成22種語言上演。四十年間,這部作品中對于光明與良知的追尋,始終與世界各地觀眾的情感相通。
本輪上海站演出陣容堪稱夢幻,匯聚多位與《悲慘世界》淵源頗深的演員。其中,冉阿讓一角由阿爾菲·博伊和杰羅尼莫·勞赫聯袂呈現。阿爾菲曾主演2011年倫敦皇后劇院版、2015年百老匯版等核心版本,在2010年倫敦O2體育館25周年紀念音樂會上也曾擔綱冉阿讓角色,他的演繹被粉絲奉為經典;杰羅尼莫也曾參與過倫敦皇后劇院版及西班牙、阿根廷等地的巡演。此外,沙威、芳汀、馬呂斯、愛潘妮、安灼拉、德納第夫婦、主教等角色的飾演者,也都是《悲慘世界》的常客,歷經不同舞臺的淬煉。
兩個半小時的演出中,那些承載角色命運與時代悲歡的旋律次第響起。芳汀一曲《我曾有夢》,清亮嗓音里藏著隱忍的悲愴;通過公開招募選拔的上海站小珂賽特,以純凈童聲將《云端城堡》演繹得恰到好處;《日復一日》則是在冉阿讓的領唱下,所有角色相繼加入,多重聲線交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
此次首演謝幕后,上海站巡演的兩位“冉阿讓”共同登臺帶來特別返場。當《帶他回家》的旋律流淌,冉阿讓醇厚的嗓音將慈悲與期盼娓娓道來,叩擊人心。
除了旋律與表演帶來的震撼,此次音樂會版的舞美設計也頗具匠心。戰斗場景中,冷色光影急促閃爍,模擬出街壘戰的緊張對峙;演員獨唱時,暖黃光暈隨歌聲起伏,勾勒出人物的內心世界。每當劇情行至角色靈魂深處,一道象征救贖與希望的純凈白光便傾瀉而下,帶來直擊人心的視覺體驗,音樂、舞美與劇情相得益彰。
一座城的文化記憶
《悲慘世界》與上海的緣分,可以追溯到2002年。那時,這部作品首次登陸上海大劇院,連演21場,讓許多中國觀眾第一次領略了西方經典音樂劇的魅力。對于市場和行業而言,那是一個啟蒙的時刻。
二十三年過去,中國音樂劇市場已從萌芽走向繁盛。此次《悲慘世界》重返上海,64場演出門票全部售罄。為滿足觀眾需求,主辦方在10月25日加開了數百張加座。截至目前,整體賣座率達102%,總票數超10萬張,總票房突破8851萬元。
觀眾群體也呈現出新的面貌。從00后到60后,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構成了今日的觀劇畫像。數據顯示,觀演群體中外地觀眾占比達到47%,北京、杭州、廣州、成都等城市的劇迷為了“大悲”專程來到上海。
![]()
首演這天,音樂劇愛好者櫻子打扮成劇中角色愛潘妮的模樣,佩戴象征《悲慘世界》的徽章“三色花”,背著紀念背包來看戲,儀式感做足。櫻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悲慘世界》是她最愛的音樂劇,沒有之一:“《漢密爾頓》都要往后排排。”在櫻子看來,《悲慘世界》的魅力在于有血有肉的群像塑造和震撼人心的旋律,以及厚重的歷史感,她看過五遍倫敦西區版本的《悲慘世界》,一次荷蘭語版,這次在家門口演,不能錯過。在搶票大戰中,她幸運地搶到了首演門票,對于劇粉來說,首演和末場都是必入場次。
櫻子對此次首演表現頗為滿意,“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版本”,她告訴記者,盡管劇情上較倫敦西區版本有些許縮減,但卡司無可挑剔,每個演員全情投入,舞美設計也頗具巧思,飾演愛潘妮的王藹卿(Nathania Ong)是她最喜歡的現役卡司之一,當愛潘妮獨唱《形單影只》(On My Own)時,她又一次忍不住落淚。演出結束后,她趕去SD(Stage door),與阿爾菲等演員交流合影,“不少演員是第一次來上海,他們都非常高興。”
![]()
藝術與城市的對話
《悲慘世界》此次來滬,不限于劇場內的演出。40周年主題展覽在上海恒隆廣場亮相,通過時光長廊、珍貴實物和視聽專區,讓觀眾近距離了解這部作品四十年的歷程。特別出版的典藏版圖書《悲慘世界:文學、舞臺與銀幕》中文版,為劇迷提供了更深入的解讀。
跨界合作則讓這場藝術之旅滲透進城市的日常。與中國郵政聯名的限定明信片和“小珂賽特”限定形象主題郵票紀念郵折,與本土烘焙品牌合作的聯名套餐,都成為觀眾連接戲劇與生活的媒介。這些充滿上海特色的衍生品,為文化IP的傳播探索出新路徑。首演當晚,《悲慘世界》衍生品攤位前大排長龍,許多觀眾排隊半小時只為搶到角色玩偶等熱門周邊。櫻子搶到了沙威小熊玩偶,安灼拉小熊售罄,她打算請朋友改天來現場看戲時搶購。
![]()
從劇院內的演出,到城市商圈的展覽,再到融入生活的衍生品,《悲慘世界》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在上海織就了一張覆蓋藝術、商業、旅游等多領域的消費網絡。不僅讓經典作品煥發新生,也為上海“亞洲演藝之都”的建設添上生動一筆。
此次演出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出品,大麥Mailive、上海大劇院聯合出品,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當然有戲”主辦。接下來的兩個月里,這場跨越四十年的藝術之旅將繼續在上海上演。它將讓更多觀眾在這里感受世界文化經典的魅力,也讓這座城市的文化活力,通過這個永恒的故事,流淌向更遠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