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清晨,廣島市民像往常一樣開始一天的生活,誰也沒想到一架B-29轟炸機正攜帶著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逼近這座城市,5分鐘后,這顆僅3米長、4噸重的炸彈在600米高空爆炸,釋放出相當于1.3萬噸TNT炸藥的巨大能量,瞬間將廣島變成人間地獄。
![]()
爆炸中心溫度高達3000℃至4000℃,磚瓦建筑直接被氣化,沖擊波以每秒440米的速度摧毀了半徑2公里內的木質房屋。據統計,當場有7萬人死亡,最終因核爆死亡人數超過20萬。
其恐怖之處不僅僅體現在一瞬間的巨大沖擊波的破壞力和廣泛的火海中,還包括了長期的五大殺傷效應:初爆時的光輻射的照射使人眼及皮膚立即遭到嚴重的輻射損傷,同時伴隨著的貫穿輻射使人體內的活細胞立即遭到毀滅,而放射性污染則使了將近幾代人的生存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而電磁脈沖的破壞則使了電力系統的全面崩潰,從而使了現代的工業社會陷入了不可收拾的混亂之中,以其所占的爆炸總能量的35%的第一波的光輻射的強烈的光線,幾乎以光的速度的傳播,將暴露在外的任何人都瞬間燒傷甚至碳化。
![]()
就像幸存者那一句回憶中所述:只見青白色的光一閃而過,身體的每一根毛都像被人用力地充氣了一般,卻奇怪地完全感覺不到熱的痕跡。由此可見,當光輻射直接穿透皮膚將血管中的血液都蒸發沸騰,撐破了血管,造成了皮膚的脫落。
沖擊波緊隨而來,中心氣壓相當于數十萬個大氣壓,風速達到12級臺風的10倍。爆心附近的風壓為每平方米350噸,足以將鋼筋混凝土建筑推平。許多人被倒塌的房屋壓死,或被飛濺的碎片擊穿身體。更殘酷的是,那些已被光輻射碳化的人和物,會被沖擊波吹得無影無蹤。
然而,對于那些離爆心僅幾十米的幸存者來說,所經歷的那一刻的痛苦和恐懼,卻常常被一種奇異的“感恩”所代替,甚至有人將這被奪去的生命稱之為“仁慈”。當瞬間的高溫將他們的身體直接燒成灰燼之時,人還來不及將那一抹刺痛的痛感傳遞給大腦的神經末梢。
![]()
但當其波及500米至1000米的范圍內的人群時,就會陷入一場慘無人道的漫長的痛苦之中,令人發指的90%的遇襲者當場或當日就隨大地的更迭,惟幸存者更是“煎煮”得面如烤地瓜般一片片的剝落,露出血肉模糊的組織,活像“一道道的切口”一般,生生不已的掙扎中又一一的斷裂,令人不寒而栗,但由核爆造成的特殊的“由內向外”的燒傷卻迅速將大批傷者推向了因感染或器官的衰竭而死亡的深淵。
但令人深感憂慮的還遠遠不止這一點,核輻射的噩夢才剛剛開始,隨著地下的核泄漏的逐漸擴散,我們的生活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重威脅。而其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通過對人體的輻射作用,爆炸釋放的γ射線和中子流打斷了人體的DNA鏈,直接導致了急性輻射病的發生。
不幸地許多患者都經歷了惡心、嘔吐的折磨,并伴有脫發、皮下微小的出血點等一系列的奇怪的癥狀,最終也都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就病逝了。
![]()
更可怕的是放射性沉降物形成的“黑雨”,混合核塵埃的水滴污染河流,使飲用者內臟出血而死,據統計,爆心的500米內的人口最終的死亡率都高達了98%-99%,極大地增大了對城市的毀滅性,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和損失。
與現代核武器相比,廣島原子彈的威力只是“小兒科”,蘇聯1961年試爆的“沙皇炸彈”當量達5700萬噸,是“小男孩”的3800倍。
而當今核武庫主力氫彈的威力可達原子彈的千倍以上。科學家測算,百萬噸級核彈爆炸時,火球直徑超過1.6公里,完全毀傷范圍達6公里。
原子彈的毀滅性不僅在于瞬時殺傷,更在于長期影響。如廣島、長崎的幸存者中白血病、癌癥的發病率都明顯升高了,長期來看,核污染的土地都將幾十年難以居住,以目前的數據走向看,似乎即使是最強大的國家也難逃“核戰爭沒有贏家”的宿命。
![]()
但如同2022年五國的聯合聲明所所強調的那樣,“打不贏的戰爭也就別去打了”,唯有以和平的發展才是文明的生存之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