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咱先把最近炸翻樓市的大事說清楚 ——10 月 31 號深圳那套天價別墅,真被人 3.65 億拿下了!可能有人光聽數字沒啥概念,我給你算筆賬:這房子房產證上才 639 平米,攤下來單價 57 萬!啥意思?相當于普通家庭一套剛需房的錢,在這只能買個廁所零頭。
但你知道更刺激的是啥不?這房子今年 8 月在二手房市場掛 5.2 億,2023 年甚至喊到過 6.8 億,現在 3.65 億成交,好多人喊 “撿大漏了”。而且這場拍賣簡直是神仙打架:18 萬人圍觀,6 個土豪搶,從 2.15 億起拍,整整 4 個小時、118 輪競價,每次加價都是百萬級的,最后被個叫陳英霞的自然人拿下了。
咱得先搞明白,這房子憑啥這么值錢?首先地段太頂了 —— 深圳南山華僑城純水岸十二期,臨著燕棲湖,還是小區里唯一的 “墅王”。整個華僑城分 16 期開發,獨棟別墅總共才 48 套,十二期就 10 套,這套還是最大的戶型。更狠的是實用面積能到 2500 平米,還帶 1000 多平的私家花園,三面臨湖,這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根本是獨一份的資源。
那為啥前三次拍賣都流拍了?這里面全是坑。前兩次拍的是 “債權資產包”,除了這套別墅,還捆著上海的別墅和惠州的地塊,相當于買個西瓜必須搭倆爛桃,沒人敢接。第三次降到 2.7 億還是沒人要,直到這次單獨拆出來拍,法院還提前把雷都排了 —— 之前有人說有 20 年租賃協議,結果法院不認,房子也清空了,等于接手就能用。這哪是拍賣房子,分明是拍賣 “無風險的頂級資源”。
再說說這 “撿漏” 的真相。表面看比二手房便宜 1.5 億,但你得想:能拿 3.65 億現金的人,算的根本不是眼前的差價。這套房 2010 年原業主花 1.8 億買的,14 年漲了近 2 億,年均漲幅比好多理財都靠譜。而且同小區 553 平米的別墅現在還掛 3.6 億,單價 65 萬,這次 57 萬拿下其實不算貴。對富豪來說,這不是買房,是買 “抗跌的硬通貨”,深圳的核心湖景資源、頂級圈層配套,這些才是真正值錢的東西。
這事對市場影響可太大了。首先把深圳豪宅的價格天花板又抬了一截,以前上海 3.15 億的紀錄直接被超了。其次法拍市場肯定要變,以后這種優質豪宅可能會更多拆出來單獨拍,那些捆著垃圾資產的包更沒人要了。但咱普通人別跟著激動,這跟咱的剛需房是兩個世界 —— 你看同小區掛牌均價都 71 萬了,剛需連首付都湊不齊,富豪卻在搶 57 萬的 “低價房”,這樓市分化簡直肉眼可見。
最后說句實在話,我不覺得這是 “撿漏神話”,更像一面照妖鏡。它照出啥?第一,頂級核心資產永遠不缺買家,稀缺性才是硬道理;第二,法拍房的 “漏” 不是誰都能撿的,得有現金實力,還得懂法律風險;第三,最扎心的是,普通人糾結幾千塊的房貸時,有人能隨手甩出 3.65 億,這就是資源分配的現實。
原業主當年也是 1.8 億的大佬,最后因為借貸糾紛被強制執行,更說明一個道理:房子再貴只是資產,能掌控資源的人才有主動權。別羨慕那個買家,也別罵市場瘋狂,這就是一線城市頂級樓市的真實邏輯 —— 你買的是房子,人家買的是城市發展的入場券。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