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角的烤洋芋攤前,陳秀琴摸遍口袋,只找出皺巴巴的幾塊錢,買下一個溫熱的洋芋遞給浩浩。浩浩沒像往常那樣急躁哭鬧,而是安安靜靜捧著洋芋啃,陳秀琴看著孫子的側臉,眼眶悄悄紅了,這是治療有效果的模樣,可手里再沒多余的錢,連明天的生活費都沒著落。自從浩浩患病以來,家里就沒太平過,兒媳卷錢離開,兒子打工還債,老伴在家生病無人照料,陳秀琴帶著浩浩輾轉康復,每一步都走得舉步維艱,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能撐多久。圖為陳秀琴和孫子浩浩
![]()
浩浩 6 個月大時,眼睛就有些異常,看東西總愛歪著頭,可陳秀琴和家人都沒太在意,只當是孩子小,習慣沒養好。直到浩浩兩歲,還不會說一句完整的話,連 “爸爸”“媽媽” 都喊不清楚,對周圍的人也沒反應,陳秀琴才慌了神,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診斷結果出來的那一刻,陳秀琴腦子一片空白 ,浩浩得了自閉癥。醫生說越早干預越好,需要長期做康復治療,費用不低。陳秀琴咬咬牙,想著自己還有個經營多年的小賣部,能湊出治療費,可她沒料到,更大的變故還在后面。
![]()
兒媳早就對這段日子不滿,看著浩浩治病要花錢,家里氣氛又壓抑,便動了離婚的念頭。她沒跟陳秀琴和兒子商量,偷偷聯系了買家,把陳秀琴的小賣部兌了出去,卷走了所有積蓄。陳秀琴得知消息時,小賣部的招牌都已經換了,她沖進屋里翻找存折,卻什么都沒找到。浩浩的治病錢一下子沒了著落,兒子急得直掉眼淚,陳秀琴卻只能強撐著說 “沒事,咱再想辦法”,可夜里翻來覆去,滿腦子都是該去哪里湊錢。
![]()
為了給浩浩治病,陳秀琴和兒子開始四處借錢。浩浩的康復治療以非藥物的多種干預為主,按課時收費,一開始有政策補貼,能省點錢,可后來補貼沒了,全靠自費。陳秀琴把自己攢了大半輩子的十萬塊拿出來,很快就花光了。她帶著浩浩在外地的康復醫院租了個小單間,每天按時送孩子去醫院康復,自己則省吃儉用。老伴身體不好,只能獨自留在老家。兒子為了還債,常年在浙江打工,兩年都沒回過一次家,一家人只能靠視頻匆匆見一面。
![]()
浩浩的照顧格外棘手,受自閉癥影響,他對外部世界缺乏基本認知,總趁陳秀琴稍不留意就偷偷跑開。有一回,陳秀琴在醫院走廊接個電話的間隙,轉頭就發現浩浩沒了蹤影。她瞬間慌了神,沿著街道瘋跑著尋找,一遍遍喊著孩子的名字,嗓子喊得又干又啞,直到天色漸黑,才在一處公園的角落里,找到蜷縮著、眼神茫然的浩浩。帶浩浩回家要擠兩個小時公交,車廂里人擠人,孩子累得不停哭鬧。孩子累了就哭鬧,陳秀琴只能一手抱著他,一手抓著扶手,胳膊酸得抬不起來。
![]()
兒子在浙江打工,為了還之前借的十萬塊,拼了命地干活。可這兩年工價下跌,活又不穩定,他只能沒日沒夜地加班,有時候一天要干十幾個小時,慢慢就累壞了腰,疼起來連路都走不了,卻舍不得去醫院,只買些便宜的膏藥貼。
舊債還沒還清,陳秀琴為了繼續給浩浩治病,又借了十幾萬,親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現在根本沒人愿意再借錢給他們。陳秀琴為了節省開支,連最便宜的菜都舍不得買,浩浩的康復課也只能減少課時,可即便這樣,錢還是不夠用。
![]()
雪上加霜的是,老伴的身體越來越衰弱,高血壓、關節炎的老毛病頻繁發作,每次犯病都沒人在身邊照料,只能自己強撐著找藥吃。有次老伴打電話說頭暈得厲害,陳秀琴急得直跺腳,卻沒辦法立刻回去,只能在電話里一遍遍地叮囑 “記得吃藥,別下床”。浩浩的生活費、老伴的藥費、還有沒還完的外債,像三座大山壓在陳秀琴身上。她看著浩浩一天天有好轉,既盼著孩子能好起來,又愁著眼前的難關,對以后的生活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