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以“解碼南社時代精神,賦能張堰古鎮更新”為主題的2025南社論壇在上海市金山區張堰鎮社區學校舉行。本次論壇匯聚了來自文史學界、南社后裔、文化機構及本地各界代表,共同回溯南社光輝歷史,探討其時代精神的當代價值,為張堰古鎮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活動上,在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南社后期主任姚光之子姚昆遺等見證下,“南社人物和書目征集計劃”正式啟動。該計劃旨在廣泛收集南社相關人物信息與作品書目資料,豐富南社文化研究素材,為傳承和弘揚南社精神提供堅實的史料支撐,推動南社文化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南社的首份重要文獻《南社啟》正是由創始人之一高旭于1909年在張堰的“萬梅花廬”寫成,本次論壇會場距那里僅百米之遙,凸顯了張堰與南社深厚的歷史淵源。
為表彰在南社文化傳承過程中作出貢獻的團體與個人,論壇為坐落于張堰鎮的中僑職業技術大學、華師大三附中、張堰中學的南社學生推廣大使代表,以及來自本鎮的南社文旅友好家庭代表和南社銀發合作社團代表(長寧區墨緣書畫社、虹口區紅葉書畫院、徐匯區琴葉藝術團),頒發了紀念證書,以期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南社文化傳承的良好氛圍。
![]()
在主旨發言環節,葛劍雄以《從南社出發:看見金山,發現張堰》為題,從獨特的視角出發,深入剖析了南社與金山、張堰之間的緊密聯系,引發了在場聽眾對地方歷史文化價值的再思考。
論壇特別設置了紀念環節,聚焦南社人與百年張堰圖書館的深厚情緣,姚光之子姚昆遺、陳陶遺曾孫女陳穎、陳去病外孫張夷等嘉賓,共同追憶了南社先賢與張堰圖書館的歷史交集。
![]()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現場舉辦了張堰圖書館百年紀念儀式,在張堰圖書館百年前舊址之上,重新展示張堰圖書館的藏書印章。數本歷經滄桑回歸故地的張堰圖書館舊藏也在現場展示,令人感慨。
來自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的學生代表,同時也是首批南社學生推廣大使,為論壇帶來了南社先賢高燮描繪家鄉張堰的竹枝詞表演,以青春之聲傳頌古典韻致,展現了南社文學的生命力。
隨后的兩場圓桌論壇,分別從不同維度探討了南社精神的當代實踐。
第一場圓桌論壇以《傳承南社文脈,賦能新時代張堰古鎮發展》為主題,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張堰籍媒體人秋安主持,與文史專家、吳江區南社研究會會長俞前,干祖望長孫干英俊,姚光外孫朱厚中等嘉賓,就南社精神如何具體賦能張堰古鎮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
第二場圓桌論壇以《創意邂逅鄉村,如何用創新和創業點亮張堰》為主題,嘉賓們共同探討了創意與鄉村結合的無限可能,也為張堰古鎮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原標題:《百年回響!2025南社論壇在金山張堰舉行,啟動“南社人物和書目征集計劃”》
張堰鎮供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黃勇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