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之間那些老掉牙的恩怨,從來就沒消停過。回想2019年那場巴拉科特空襲,印度說自己炸了巴基斯坦的恐怖營地,結果巴方反擊,擊落了印度一架米格-21,還抓了飛行員阿比納丹。
印度媒體吹得天花亂墜,說消滅了300多個武裝分子,可國際衛星圖像顯示,營地基本沒啥損傷。巴基斯坦釋放飛行員后,雙方就停了火,但印度國內輿論壓力大,莫迪政府借此鞏固了強硬形象。
快進到2024年,克什米爾地區又鬧騰起來,印度軍隊在查謨和克什米爾發生幾次小規模交火,比如7月在庫普瓦拉區打死5名武裝分子,巴方否認涉入,但印度指責是巴支持的滲透。
![]()
8月,印度在邊境增兵,巴基斯坦也加強巡邏,導致控制線附近炮擊事件增多,至少造成平民傷亡。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說這是巴基斯坦的挑釁,可巴方反駁是印度先開火。這些摩擦雖沒升級成大戰,但讓印度軍隊保持高度戒備,資源分散到西部邊境。
印度在印巴問題上吃癟后,轉頭就把火氣撒到中國身上。2024年6月,中印軍隊在拉達克地區發生對峙,印度士兵試圖越過實際控制線,中國邊防部隊攔住他們,導致推搡和石頭互扔。印度媒體報道說有士兵受傷,但沒公布數字。中國外交部說印度違反協議,擅自修路建橋。
實際上,從2020年加勒萬河谷沖突后,中印邊境就沒太平過,那次印度損失20多名士兵,中國也承認有傷亡,但雙方都低調處理。印度政府當時承諾加強基礎設施,可到現在,邊境道路和橋梁建設進度慢得像蝸牛爬,士兵補給還是靠騾子運。
莫迪政府為了面子,2024年撥款上千億盧比建隧道和機場,但實際效果有限。印巴緊張一起來,印度就把西部軍隊調一部分到東部,試圖在藏南地區秀肌肉。
藏南問題,說白了就是中印領土爭端的痛點。中國叫它藏南,印度管它叫阿魯納恰爾邦,面積9萬多平方公里,從1914年英國劃的麥克馬洪線開始,就一直是疙瘩。2024年3月,中國民政部公布了藏南地區30個地名的標準化名單,包括居民點、河流和山峰。印度馬上跳腳,外長蘇杰生說這是胡鬧,阿魯納恰爾邦是印度不可分割的部分。
印度駐華大使館發聲明,譴責中國試圖改變現狀。可中國回應說這是內部事務,藏南歷史上屬于中國。緊接著,4月,印度總理莫迪去阿魯納恰爾邦視察新隧道項目,宣稱要加強邊境發展。
中國抗議說這是非法占領區,莫迪的訪問加劇緊張。印度媒體炒作說中國在藏南建村,實際是中國在自己控制區建小康村,印度就效仿,在阿魯納恰爾邦建了上百個邊境村落,配備軍隊駐守。2024年7月,印度議會通過決議,重申阿魯納恰爾邦主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說這是無效的。
水資源爭端更是讓印度抓狂。雅魯藏布江在中國境內叫雅魯藏布,在印度叫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流經印度和孟加拉。2024年,中國宣布在雅魯藏布江下游建超級水電站,裝機容量6千萬千瓦,比三峽大壩還大三倍。印度擔心中國截流,會影響下游水量,尤其干季。印度水資源部報告說,從2020到2023年,布拉馬普特拉河水量減少15%,指責中國在上游建壩。
![]()
中國說這是清潔能源項目,不會影響下游,還邀請印度專家考察。但印度不信,2024年8月,莫迪政府宣布在阿魯納恰爾邦建15座水壩,總投資上萬億盧比,作為回應。藏南當地居民反對,說淹沒土地和村莊,會破壞生態。5月,藏南民眾在達旺區游行,阻擋印度工程隊,警察出動維持秩序,但沒大沖突。
印度政府派武裝警察鎮壓,類似2023年曼尼普爾邦騷亂,那次梅泰族和庫基族打起來,造成181人死,310傷,政府用軍隊宵禁和斷網控制局面,持續到2024年。
印度不光在邊境鬧,還拉臺灣下水。2024年5月,印度四個邦的官員組團去臺灣,參加投資論壇,這是印度史上最大規模訪臺團。印度駐臺代表說要深化經貿,實際就是在戳中國一個中國原則。臺灣外長吳釗燮歡迎,說加強合作對抗中國霸凌。中國外交部抗議,說印度違反承諾,支持臺獨。
2024年全年,印度臺灣貿易額達106億美元,2025年預計破120億。印度開設臺灣語中心39個,臺灣在印度建商會。2024年11月,中印邊境談判時,印度智庫和臺灣交換意見,中國警惕這是印美圍堵策略的一部分。美國繼續賣武器給臺灣,2024到2025年總額超200億,包括導彈和數據鏈系統,卻嘴上說尊重一個中國。
![]()
這些挑釁讓中印關系雪上加霜。印度配合美國印太戰略,加入四方安全對話,2024年聯合軍演針對中國南海。印度海軍在馬六甲海峽巡航,監視中國船只。中國回應,在藏南增派部隊,2024年西藏軍區實彈演習,展示高原機動能力。
印度空軍在東部部署蘇-30戰機,但維護問題多,事故率高。莫迪政府國內壓力大,經濟增速2024年降到6.5%,通脹高,失業率7%以上。印巴摩擦后,印度軍費增加到750億美元,但分配不均,西部邊境吃緊,東部補給跟不上。
現在說藏南問題比臺灣早解決,這話有點道理。臺灣是中美大國博弈的核心,中國說和平統一,但不排除武力。2024年臺灣大選賴清德上臺,中國軍演圍島,2025年繼續高壓,但侵臺成本高,經濟封鎖全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智庫分析,中國侵臺可能2027年后,但準備不足。
藏南不同,地理上連著西藏,戰略價值大,中國地名標準化就是鋪路,未來談判或行動。中國主張法理主權,印度實際控制,但當地藏族、門巴族、珞巴族文化親中。印度鎮壓抗議,容易激化矛盾。2024年10月21日,中印達成巡邏協議,撤軍拉達克,但藏南沒提。印度媒體說關系改善,可爭端根深蒂固。
![]()
2025年雅魯藏布大壩動工,中國投資1.2萬億人民幣,印度建壩反制,但資金短缺,項目延誤。藏南民眾持續抗議,印度增警察設關卡,監控動靜。10月,中國公布近百地名,印度外長說不接受。
中國維護領土態度堅決,直航恢復顯示緩和,但核心問題懸而未決。美國賣武器給印度,2025年交付F-414發動機,幫印度造戰機。中國在藏南建機場,快速響應能力強。莫迪政府強硬,但實際控制沒變。
整體看,藏南摩擦更易升級,因為門檻低,不像臺灣牽扯全球供應鏈。印度挑釁多,轉移印巴失敗注意力,但中國忍耐有限,早晚得面對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