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左雨婷
![]()
祥云灣
十月末的云夢,秋意漸濃。10月31日,來自“中省媒體行·必須是孝感”采訪團的記者們,踏入云夢祥云灣文旅街區。
古色古香的建筑錯落有致,傳統手工藝店鋪內人頭攢動,云夢魚面、孝感米酒等特色美食的香氣四溢。
采訪團成員們漫步在十里曲陽河畔,200多套古民居錯落分布,重現昔日風華。
沿著石板路和古城墻漫步,小橋流水與傳統建筑相映成趣,白墻黑瓦、飛檐斗拱,處處散發著悠悠古韻。
“一走進這里,城市的喧囂瞬間消散,時間都慢了下來。”一名游客的感慨,道出了眾多采訪團成員的心聲。
作為湖北省重點文旅項目,祥云灣占地836畝,總投資43億元,嚴格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建設。
項目團隊歷時5年,從各地篩選并搶救性保護數百棟瀕危古建筑,涵蓋亭臺、樓閣、宮殿、花廳、寺院等多元類型。
![]()
祥云灣
從徽派的婉約、蘇派的雅致,到川派的靈動、藏派的厚重,九大建筑派系的核心形制與工藝細節被完整留存。
祥云灣項目負責人劉慧娟介紹,這并非簡單搬運,而是做好原有空間、建筑的活化利用。每棟古建筑都經過修繕團隊拆解、編號、運抵后進行復原。
僅聚賢堂的藻井,就讓3名師傅耗時兩個月完成。全木結構的“聚賢堂”由300多名工匠歷時18個月雕琢而成,其每一處榫卯拼接都凝聚著匠心。
為讓古建文化真正“活”起來,景區創新采用“古建+文化+科技”融合模式,以文化為魂,構建沉浸式消費新場景。依托云夢澤文化、楚文化、簡牘文化的地域文脈,構建消費場景。依托227棟古建群,運用霧森系統、全息投影,燈光矩陣等技術,打造“光影+古韻”的夜游幻境。早街霧紗籠飛檐,水街燈河映長亭,形成眾多打卡點,日均吸引游客1萬人次,有效帶動了街區內餐飲、文創等消費。
根據不同時段和游客群體,策劃主題文化活動,如春節“祥云中國年”、春天“花間奇遇季”、夏天“狂人夏浪季”、秋天“云夢幻世錄”等,每個主題都設置獨特的消費場景、演藝節目和NPC互動,讓游客沉浸式感受楚文化、云夢澤文化,實現“古與潮”的跨界碰撞,刺激游客在體驗過程中的消費。
云夢皮影、三節龍、跳鼓、楚劇、湖北大鼓等定期在景區上演;另外還引入變臉、儺舞、武術、雜技等非遺項目,豐富游客體驗。特別是創新云夢皮影節目《驚人家書》,首次把皮影與中國第一封家書融合,實現黑夫和淮陽之戰與現代閱兵聯動;當家書定格在屏幕上,萬名游客共燃天燈,為家為國祈福,情感瞬間得到升華。
突破單一觀光模式,結合傳統文化打造“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消費生態;主題節慶引流消費,“狂人夏浪季”融合狂浪電音、喝酒大會等活動,在旅游淡季七月實現單日客流峰值破3萬人次,大量游客的涌入帶動了餐飲、住宿、購物等多方面消費;白天利用古建古韻吸引銀發群體消費,夜晚打造奇幻世界,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樂園,夜間客流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消費增長,形成“祥云灣-楚王城遺址”夜間文旅圈,擴大了消費輻射范圍。
2025年1-9月,祥云灣吸引游客超268萬人次,帶動地方旅游經濟收入6億元,九次榮登中央電視臺,網絡綜合曝光量超6億人次,帶動就業1800人。
(圖源:祥云灣旅游度假區)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