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rmyrecognition網站2025年10月28日報道,土耳其當天在安卡拉卡赫拉曼卡贊區BMC新落成的坦克及下一代裝甲車輛生產廠舉行儀式,正式將首批三輛量產型阿爾泰主戰坦克編入陸軍服役,該儀式由TRT Haber等當地媒體現場直播,標志著250輛坦克的大規模生產啟動,這些坦克將構成該國下一代裝甲能力的支柱。但是這種坦克2008年就開始研發,一直到現在才進入量產,也算是相當艱難了。
![]()
![]()
![]()
阿爾泰是土耳其的下一代主戰坦克,設計具備高生存性、機動性和火力,擁有針對現代戰場條件量身定制的先進裝甲和集成系統。該坦克最初由奧托卡公司設計,接受了韓國現代樂鐵的技術轉讓,隨后在BMC作為主承包商進行批量生產和進一步開發時重新進行了設計。BMC作為主承包商,阿塞爾桑負責電子和主動防護系統,羅克特桑負責裝甲,MKE負責火炮系統,哈維爾桑負責訓練/戰場管理系統。2023年4月23日由BMC改進的兩輛新阿爾泰坦克(也稱阿爾泰T0)交付給土耳其武裝部隊進行測試,其配置就是本次交付的配置。2024年5月29日,土耳其國防工業局宣布土耳其已簽署關于阿爾泰主戰坦克批量生產的合同,并確定了項目范圍,包括建立批量生產線。該車車長10.3米(炮向前),車體長7.3米,車寬3.9米,車高2.6米,戰斗全重63.5噸,原型車動力為德國MTU-菲德烈斯哈芬公司的MT893型12缸1500馬力柴油機和倫克HSWL354系列變速箱,最大公路速度65千米/時,最大越野時速45千米/時,續航里程450千米,最大爬坡度60%,無準備涉水深1.2米,有準備涉水2.2米。
![]()
![]()
![]()
該坦克安裝有一門MKE根據韓國CN08火炮專利制造的120mm55倍徑滑膛炮,尾艙備彈16發,車體前部兩側備彈24發,防護方面采用韓國外貿裝甲包、羅克特桑的碳化硼陶瓷板模塊化復合裝甲包和爆反技術、尾部格柵裝甲,以及阿科爾主動防護系統提供360度硬殺傷和軟殺傷覆蓋。阿爾泰坦克安裝有帶晝夜通道的炮長瞄準鏡和車長周視鏡,連駕駛員都有微光夜視和熱成像大視角潛望鏡配合車尾CCD攝像機的ADIS駕駛視覺系統掌握周圍態勢,采用了阿塞爾桑TAKS型“獵-殲”火控系統、車際導航系統、戰場管理/信息傳輸系統,還安裝了SARP遙控武器站。價格約為540萬美元。哈維爾桑通過模擬器和數字集成工具家族支撐訓練和作戰管理層。
![]()
![]()
但是阿爾泰坦克因為被德國制裁難以量產,因此進行了重新設計,本地化替代現已擴展到履帶、炮塔座圈齒輪、光學設備、液壓系統和車輛控制電子設備。該坦克原型車的德國動力被換成了韓國斗山DV27K型12缸柴油機和S&TEST15K自動變速箱,然后還想要過渡到BMC動力的國產巴圖動力組用于阿爾泰T2生產線。動力傳動橋采購合同以約2億歐元(含選項)授予SNT動力,變速箱交付將持續到2027年,可選批次持續到2030年。BMC還特意擴建了卡赫拉曼卡贊園區,占地約84萬平方米,位于航空專業工業區內,整合了試驗場、批量生產線和BMC動力發動機設施,以壓縮坦克及其他履帶式/輪式裝甲車的開發和驗收周期。
![]()
![]()
![]()
![]()
三輛阿爾泰坦克于2025年作為首批入役車輛,隨后2026年生產11輛,2027年生產41輛,2028年生產30輛,均為T1配置。從2028年開始,土耳其計劃生產配備國產巴圖動力組的T2變型車,使計劃內的交付在五年內達到250輛。總統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在2025年10月28日的正式開幕和入列儀式上宣布,新的63000平方米大規模生產廠每月將生產八輛阿爾泰坦克和十輛阿爾圖格裝甲車。阿爾泰主戰坦克的正式服役標志著土耳其國防工業成功突破了關鍵子系統對外依賴的瓶頸,初步實現了主戰裝備的國產化目標。該坦克的大規模生產將系統性替換土耳其陸軍現役的老舊坦克梯隊,顯著提升其裝甲部隊的火力、防護和信息化水平,構建了覆蓋裝甲、火控、武器系統和動力的完整產業鏈,為后續裝備研發和升級奠定了工業基礎。該坦克也終于可以拿出去賣了!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