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古人有詞云:“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由此可見,一個人只有甘于孤獨,甘于寂寞,去“獨上高樓”,才會有容納世界的心胸。
有一首歌:“朋友越來越多,可是寂寞并不因此而少一點,屋子里假如沒有人來,就感覺自己好像孤零零的站在十字路口一樣……”
這種感覺于我,一個慶幸在熱鬧之余還有孤寂的人來說,是不以為然的。
人的內心世界是極為復雜的,有時金戈鐵馬,氣吞山河;有時又淺斟低吟,九曲回腸……
然而,一切內心的本質都是孤獨的,縱使擁有再多的朋友,也不會有誰能真正分擔你心靈上的寂寞孤獨。
![]()
獨處時,孤獨也是溫柔,貧窮也是快樂。我喜歡腳踏白雪,享受一份靜美,在自然中解讀生活,去放逐心靈。讓自己成為一只空靈的竹簫,用音樂來詮釋對浪漫的渴求。
學會獨處的人,心智才能夠成熟。
很多時候,我在獨處中釋放對一個人的深深眷戀,我含著眼淚輕輕試去我那小小的傷痛。我用一個快樂的理由去碰撞那甜蜜的時光。
人生在世,寧可孤獨蟄居,寂寞的生活,也不要與惡人、壞人、小人為伍,因為這一類型的人渣,會敗壞我們的心靈,損毀我們的名聲。
人在獨處之時,無需在乎他人的評論,只要認真的修行;
詩心若無處歸依,
就會在喧囂中沉沒。
我們設立:守護詩脈群
每日寄詩,互守心燈,
不讓詩脈熄滅。
若你愿意留一盞心燈,
可掃碼入群
今日寄詩已在等你。
在不獨處時,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心,不要被世間的酒色迷離了眼睛;
在群居之際,需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信口開河,隨意得罪了他人。
在獨處中,可以做到外不離善之表象,內不亂心之善意。
心若不亂,自然可以見其本性;心若至善,自可見其真境。
獨處,是在內心修籬種菊,萬水千山都能坦蕩而過,世事繁華都能放下從容。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靜謐的美更顯得青山空靈,悠閑自在,美妙怡人。
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享受到那份寧靜,尋得一個人的清歡。
有的人,身處鬧市被人群包圍,卻內心一片孤獨;有的人,遠離人群一個人獨處,卻感覺生活非常的快樂。
獨處,并不是寂寞;狂歡,并不是合群;正所謂,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合群是一群人的孤獨。
在這鬧騰的世間,讓心尋得一塊靜地,安放心靈。
真正的感受,是一汪清澈的泉水,在獨處的世界里,肆意奔流。在那里,我們看到山青朗月,看到百花叢生,看到清涼遍谷。
愿你在冗長的歲月里,辟得一處澄明,染得一身清香。在幽深的長河里,遇得一葉扁舟,尋得一地安棲。
請您點個【贊】和【在看】,愿您孤身卻不孤獨,安靜卻不寂靜。
*素材綜合源于網絡,編輯:拾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