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主食,大多數(shù)人想到的可能就是米飯、饅頭、面條,其實除了這些,有些蔬菜很適合當主食吃。

![]()
![]()
![]()
藕切后最好立馬烹調(diào),如果一直浸泡在水里,水溶性的維生素C會損失。
建議吃100克蒸蓮藕,就減少50克熟米飯或40克饅頭。
最后提醒,要注意烹飪方法,不要油炸煎,應用水煮蒸。此外,不要把以上這些淀粉含量高的蔬菜當葉類菜一樣無限量地吃,正確吃法是替代部分主食吃。
比如,下圖中土豆、山藥和芋頭的重量都是100克,可參照調(diào)整主食攝入量。
![]()
![]()
這5種主食真的要少吃
說完建議當主食吃的“蔬菜”,還有一些主食是建議少吃的。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梁偉芬表示,尤其以下幾類。
炒飯/炒粉
米飯、米粉、面條等本身脂肪含量很低,基本低于1克/100克,一旦被加工成炒飯、炒粉、炒面等,脂肪含量可增加至原來10倍以上。
鍋貼/煎餃
制作過程用油量大,以兩邊開口鍋貼為例,下煎鍋后油會沿開口滲入,為了避免粘鍋,還需要不斷添油,食用時常蘸辣油,攝入油進一步增加,最高含油可達10克/個,相當于喝了一勺油。
蔥油餅
煎制蔥油餅時,凹凸不平的面團表面會形成細小“油池”,使更多油滲入餅皮。

100克蔥油餅脂肪含量就與一份100克水煮魚相當,類似的還有手抓餅、醬香餅等。
麻醬拌面
主要油脂來源是芝麻醬,一碗麻醬拌面(200克)需要20~40克麻醬,熱量可達500千卡,脂肪含量為20%~50%,比吃200克水煮面條(脂肪含量約為1.2克),多攝入幾十倍的脂肪。類似的還有油潑臊子面、炸醬面、熱干面等。
麻團/麻花
麻團和麻花制作過程中會用兩次油,一次是和面時,提升面團的延展性,第二次是將做好的面團油炸。
這種做法使其脂肪含量超過30%,接近炸雞塊(含脂肪17%)的2倍。類似的高脂主食還有油條、馓子等。
4個技巧提升飲食質(zhì)量
中國注冊營養(yǎng)師李園園表示,健康飲食關(guān)鍵的是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和攝入頻率:
1、少畜肉,多水產(chǎn)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周最好吃魚2次或300~500克,畜禽肉300~500克。健康人群一周吃兩三次畜肉就差不多了,少吃肥肉。

2、少動物油,多植物油
要減少含飽和脂肪酸含量多的豬油、牛油、椰子油等,在烹調(diào)用油總量不變前提下,可選擇橄欖油、茶油、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亞麻籽油等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交替著吃。
3、少精制米面,多全谷物、雜豆
少吃精米白面,把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類作為主要攝入來源。
4、少吃加工零食,多吃健康零食
購買零食要看食品標簽,若含反式脂肪酸,或配料表中有氫化植物油、植脂末等,一定要少吃。選擇水果、堅果、酸奶等作為零食。
來源:新華社
編輯:黃驪越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