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周六發表聲明,表示前一天晚間從加沙接收的三具遺體并非被扣押在巴勒斯坦領土的人員。
這一結論基于法醫專家的詳細鑒定。哈馬斯方面則有安全消息人士透露,加沙南部地區發生了新的軍事行動。
盡管自10月10日起,在美國斡旋下達成的停火協議一度帶來脆弱平靜,但此次事件再次引發關注。該協議的核心內容包括歸還所有以色列人質,無論生死。
以色列軍方對法新社表示,經過專業檢測,周五通過紅十字會接收的遺體并不屬于協議約定中待移交的已故被扣押人員。
![]()
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埃澤丁·卡薩姆旅周六回應稱,移交的遺體身份尚未明確。他們表示曾提議提供樣本供以方檢測,但遭到拒絕,以方堅持要求直接對遺體進行查驗。
該組織強調,移交行為是為了“預先應對對方可能提出的質疑”。自停火生效后,哈馬斯已釋放20名生還人質,并啟動歸還逝者遺體的程序。
在目前已移交的17具遺體中,15名為以色列人,1名泰國人和1名尼泊爾人。此外,還有一具未列入失蹤名單的遺體及一名在沖突早期即被發現的以方人員部分遺骸被一并交還。
遺體身份爭議引發以色列強烈反應,指責哈馬斯未按約定交還另一名人質遺體,而是以部分遺骸替代。
以方批評該組織拖延歸還逝者遺體的進程,而哈馬斯則強調在加沙廢墟中搜尋遺體需要時間。
卡薩姆旅在最新聲明中呼吁調解方及紅十字會提供“必要的設備與人員,以同步開展所有遺體的打撈工作”。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停火約定。
![]()
哈馬斯安全消息人士稱,以軍在黎明時分于加沙南部發動多次空襲,并指控“軍艦向汗尤尼斯海岸開火”。
本周稍早,在一名以軍士兵于沖突中喪生后,以色列軍方在加沙南部實施了停火以來最猛烈的轟炸。
當地民防機構報告稱襲擊導致百余人遇難。雖然哈馬斯否認與此次事件有關,以色列隨后表示已恢復執行停火條款。
重返加沙北部賈巴利亞營地的當地居民希沙姆·巴爾代描述,夜間仍能聽到零星槍聲。這位五個孩子的父親指出,盡管停火生效,戰爭陰影未散,以色列對加沙物資準入的嚴格限制仍在持續。
與許多返鄉居民一樣,他發現家園已淪為廢墟。盡管賈巴利亞營地損毀嚴重,部分民眾仍冒險返回,在危險環境中試圖重建生活。
關于停火計劃后續階段的談判仍陷僵局,尤其在解除武裝力量、建立過渡管理機構及部署國際穩定部隊等關鍵問題上分歧難消。
這支預期由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主導的部隊,計劃在埃及與約旦支持下,培訓經審核的巴勒斯坦警察隊伍,并負責邊境安保與武器走私管控。
在巴林舉行的國際會議上,約旦與德國外長均強調,這支部隊必須獲得聯合國授權。約旦外交大臣艾曼·薩法迪指出,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對穩定部隊有效履職至關重要。
德國外交部官員約翰·瓦德富爾補充稱,明確授權“對有意派兵的國家及巴勒斯坦民眾均具有關鍵意義”。
![]()
加沙的人道困境仍未緩解,大量流離失所者暫居于帳篷或臨時避難所。27歲的蘇瑪亞·達盧爾與家人棲身于加沙城的帳篷中,她對未來感到悲觀。
“我預料加沙的苦難還將持續多年。生活看不到重建的希望,哪怕是部分恢復。”她的傾訴折射出許多加沙人共同的絕望。
隨著停火協議在爭議中艱難推進,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仍在廢墟與不確定性中等待轉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