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印度的軍事網站“國防研究之翼”又掀起了一場轟動性的大新聞:據其爆料,中國對印度的“秘密請求”都一一點頭了,即對印度所欲購買的殲-35的交付均一一推遲三四年,最早也得等到2029年往后挪了。消息傳回印度國內,立馬炸了鍋,不少人直接敲鑼打鼓慶祝“外交勝利”,覺得印度這回面子夠大,連中國都得給幾分薄面。
![]()
可謂一則消息的靠譜性又有了一個可乘之機,我們一一地將其扒個底褲一看,的的確的,漏洞也就多如牛毛!就從最基本的起說,如中國官方從頭到尾都沒對外正式宣布要將殲-35戰機出口給巴基斯坦,而印度的媒體就直接替中方“拍板”了等等。
但事實上中巴的軍貿合作早就已經成為了一種慣性的固定流程,無論是從梟龍戰機的出口到一系列的防空導彈的銷售中巴都無不體現出這種慣性的特點,即使印度也能嘗試的用“中間人”的身份出面插一手都難以改變這種既定的“既定流程”。
更可樂的是,這消息的源頭居然是個連實名都查不到的所謂“日本軍事分析師”,結果一深究,嘿,敢情是印度駐東京的記者自導自演的一出戲啊!
![]()
可見印度此番大動作的背后正是對5月的印巴空戰中自己遭受的當頭一棒的深深的陰影所起的反思!那場空戰印度的陣風戰機和蘇-30MKI都被巴基斯坦的殲-10CE打得找不著北,三架陣風兩架蘇-30都當場報廢了,可巴軍卻零損失!這讓印度的空軍界無不掩面俯首的羞愧之感,于是便借“強化空軍”之名,借“對付中國”之實,一下子就把這場空戰中自己的屈辱之痛都用這場所謂的“強化”來給自己“洗”了個痛快!
剛從一場戰役的洗禮中走出的巴基斯坦,似乎并未將其視為“止戰之期”,反而立馬將40架殲-35的訂單一一簽下,并順帶將空警-500和紅旗-19的反導系統也一并買了下來,如此的急切之下,也就使得其對將空中優勢牢牢攥手里的愿望得到了最直接的體現。
可見印度的五代機AMCA的進度都快被自己的人為的推遲了,至今連一副可愛的模型都沒給外界看到,甚至原型機的試飛都要推到2028年,量產的說法也就更不用說了。
![]()
但隨著近期的兩次大型軍演的連續舉行,現役的中隊數量也隨之大幅縮水至僅31個中隊,且戰機可用率還不到六成。其進駐巴基斯坦的日子就不遠了,不難想象印度空軍此時此刻的窒息之感!
殲-35可不是吃素的!這款隱身戰機對標的是美國F-35,有源相控陣雷達、內置彈艙、隱身涂層一應俱全。沈飛生產線開足馬力,編號“3557”的機身意味著至少57架已下線,年產量直奔150架去。巴基斯坦飛行員早就在中國培訓了好幾個月,就等交付那天形成戰斗力。印度媒體一邊編故事說“發動機有問題”,一邊又吹噓中國因為中印1350億美元貿易額“討好印度”,這精神分裂的戲碼演得連自家網友都看不下去。
巴基斯坦防長阿西夫直接甩話駁斥謠言,強調殲-35交付計劃雷打不動。中巴“全天候伙伴”關系扎扎實實,4月份兩國防長剛開過會,敲定深化空軍聯訓合作。印度想靠捕風捉影的消息挑撥離間,怕是打錯了算盤。
![]()
可見印度媒體對“贏麻了”的狂呼夸張,不僅掩蓋了自己在技術、裝備等方面的深深的落后,而且也掩蓋了自己作為一個大國的“大國崛起”的面子。但現代空戰拼的是實打實的體系對抗,指望別國“推遲交貨”換喘息之機,不如老老實實回去搞研發。不管謠言如何不斷的炒作,都擋不住了那一天終于見證了殲-35的首飛呼嘯升空的那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