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進出新疆的鐵路主要有四條:第一條是1959年建成通車的蘭新鐵路,經河西走廊串聯蘭州—烏魯木齊,是新疆最繁忙的“主動脈”;第二條是2014年開通的蘭新高鐵則以時速250公里的速度,將烏魯木齊至蘭州的旅行時間從20小時壓縮至8小時,成為西北客運大動脈;第三條是2015年開通的臨河至哈密鐵路,自內蒙古臨河向西穿越戈壁,在哈密接入蘭新線,構成北翼能源通道;第四條是2020年底全線通車的格爾木—庫爾勒鐵路(格庫鐵路),從青海格爾木翻越阿爾金山進入南疆,被稱“大漠新絲路”,去年完成擴能改造后年運力已提升至3300萬噸。
![]()
雖然如此,但新疆的鐵路網仍需加密。因為蘭新線常年處于飽和狀態,極端天氣下易中斷;格庫線對河西走廊的覆蓋不足,難以滿足南疆東出需求。因此,開辟新的進出疆鐵路通道迫在眉睫。就在這一背景下,敦煌至若羌鐵路。
目前,敦煌至若羌鐵路(甘肅段)(新疆段)預可行性研究招標工作已經完成并確定中標人,標志著這條備受關注的“第五條進出疆鐵路大通道”正式拉開前期帷幕。甘肅段由酒泉市發改委牽頭,預算140萬元;新疆段由若羌縣發改委牽頭,預算150萬元。由國家鐵路局規劃與標準研究院中標,將開展運量預測、線路走向、接軌方案、投資估算等系統性研究。根據甘肅省“十四五”綜合交通規劃,線路初步設想自敦煌西站引出,經阿克塞、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羅布泊鎮,跨庫姆塔格沙漠后引入若羌站,全長450—509公里,國鐵Ⅰ級單線電氣化,設計時速120—160公里,預留雙線條件。
![]()
項目若順利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并開工,將對于我國西北地區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一是,敦煌至若羌鐵路北端可在敦煌與蘭新鐵路、敦煌鐵路相連,南端在若羌與格庫鐵路、和若鐵路交匯,形成“蘭州—敦煌—若羌—庫爾勒—格爾木”環形通道,新疆第五條進出疆干線將真正升級為“多路徑、大環套”的靈活格局,運輸距離縮短約400公里。
二是,羅布泊鎮坐擁全球最大硫酸鉀基地,若羌—且末—民豐一帶油氣、鉀鹽、風光資源富集,鐵路可將礦石、化工品直接東運,緩解蘭新線“卡脖子”區段壓力。
三是,線路沿途串聯莫高窟、鳴沙山、羅布泊、樓蘭故城、臺特瑪湖濕地等頂級IP,打造“絲綢之路南線黃金走廊”,預計開通后年客流可達300萬人次以上。
四是,項目貫通甘、新兩省區,直接服務于酒泉國家衛星發射中心等關鍵設施,對鞏固邊疆、促進民族團結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
按照前期計劃,2025年底前將完成預可研評審,2026年啟動初測、可研和環評,力爭“十五五”中期開工建設,2030年前后建成通車。屆時,從庫爾勒經若羌到敦煌的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12小時壓縮至6小時左右,新疆南部將新增一條“時空壓縮”的快速走廊。可以預見,敦煌至若羌鐵路不僅是一條新的鐵路通道,更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形成新格局、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工程。讓我們共同期待大漠駝鈴與汽笛和鳴的新時代早日到來!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