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那會兒,皮定均跟著紅四方面軍過雪山草地,扛著重機槍,腳底板磨出血泡還得往前趕,幾次打阻擊戰,機槍管燙手,子彈殼滿地滾。
抗日時候,他當上八路軍太行軍區第五分區司令員,后來調第七分區和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員,在太行山里開根據地,帶隊游擊,干掉日偽好幾千人,地道戰、破襲戰樣樣來。
![]()
解放戰爭,他管中原軍區十二縱隊,淮海戰役攻下宿縣,抓了國民黨整建制部隊,渡江打南京、上海,街頭巷尾的硬仗他都沖在前。1950年抗美援朝,指揮漢城戰役,雪地里突破美軍防線,回國后他當福建軍區副司令,1955年授中將銜。
1969年他去蘭州軍區當司令,1971年調回福州軍區,繼續管著東南沿海的部隊。到1974年,他已經六十歲了,但帶兵的勁頭一點沒減。
![]()
1974年夏天,福州軍區下邊一個師在福建山區搞演習,出事兒了。一個年輕戰士操作裝備的時候滑坡摔死,當場沒了氣。團里趕緊封現場,抬擔架下山,上報事故報告。
報告寫得挺快,但師里那份總結就有點兒問題,把鍋全甩給團級,師領導的責任就幾筆帶過,沒深挖督導不力的事兒。這報告層層遞上去,到了皮定均手里。
他一看,火氣就上來了,直接甩一邊兒,不簽字。秘書一看不對勁兒,趕緊反饋給師里,說司令不滿意,重寫吧。師長政委一琢磨,估計是態度問題,兩天后改了版又送來。
![]()
皮定均再看,還是不中用,又打回去。這回他直指要害:戰士演習出事兒,就團的責任?師里不管不問,領導不檢查,師長政委就干凈了?
秘書把這話捎回去,師里這才慌了神兒,重寫檢討,還一人寫了十頁個人檢查,從演習準備到出事兒全過程扒拉一遍,自責督導不到位,一股腦兒送軍區黨委。皮定均又審,秘書勸說夠深刻了,別再推了。
他不干,說老百姓把娃送部隊是圖個出息,戰死沙場那是本分,但意外死人就是領導不負責,對不起戰士,對不起家里人。
![]()
他提筆批了:下葬那天,師長政委抬棺,送戰友最后一程。全師得好好查查,領導不下去、不檢查、不管活的毛病還有哪兒,得一一堵上,少出這種岔子。
這批示一出,師里老老實實執行。下葬那天,師長政委真就上手抬棺,埋了那位小戰士。皮定均知道后,嘆口氣,點了頭。這事兒在軍區傳開,大家都說皮司令愛兵如子,干部得把戰士當自家孩子護著。
他這人帶兵有套路,從不罵戰士,錯事兒全算領導頭上。部隊沒戰士,啥任務都白搭,他老強調干部得多走基層,多操心小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