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美國右翼媒體圈的每一次異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塔克?卡爾森與尼克?富恩特斯的跨界對談,無疑成為了攪動輿論場的 “深水炸彈”。
卡爾森曾是福克斯新聞的頂流主持人,被視作保守派的 “意見領袖”,富恩特斯則是被主流社會定性的極端主義者,因公然發表反猶言論、美化納粹思想而聲名狼藉。
這兩個看似處于 “光譜兩端” 的人物坐到一起,沒有唇槍舌劍的辯論,反而充斥著對《圣經》精神的否定與對猶太傳統的詆毀。
這場對話為何會讓 “背叛圣經” 成為公開的政治姿態?
![]()
2023年以來,卡爾森與富恩特斯便在平臺上以 “互指聯邦臥底” 的戲虐方式頻繁互動,累計相關話題曝光量超500萬次,這種看似對立的表演,實則為后續的 “合流” 鋪墊了輿論基礎。
2024年初,卡爾森在自己的獨立媒體平臺推出與富恩特斯的獨家訪談,這場時長90分鐘的直播吸引了超200萬人次觀看,而直播中最令人震驚的,是卡爾森對富恩特斯反猶言論的默許與迎合。
富恩特斯在訪談中再次拋出 “猶太陰謀論”,聲稱 “猶太精英控制了美國國會與華爾街”,甚至否認猶太人大屠殺的歷史嚴肅性。
![]()
這一言論并非首次出現,據反誹謗聯盟(ADL)2023 年發布的《極端主義言論監測報告》,富恩特斯已連續4年被列為 “美國最危險的反猶極端分子之一”。
其主導的 “美國優先” 集會曾多次出現納粹禮等違禁行為,導致他被 YouTube、Facebook 等主流平臺永久封禁。
但在卡爾森的直播間,這些被主流社會唾棄的言論卻未遭任何反駁,反而被包裝成 “敢于挑戰精英敘事” 的 “勇敢發聲”。
為何卡爾森要為極端言論 “站臺”,最主要的還是他離開福克斯新聞后的轉型焦慮。
![]()
卡爾森因與福克斯新聞的合同糾紛離職,其獨立媒體平臺雖憑借過往積累的粉絲量迅速起量,但面臨著流量下滑的壓力。
據尼爾森數據,他的獨立直播節目平均收視率較福克斯時期下降 37%,而富恩特斯所代表的極端右翼群體,正是當下美國社交媒體中極具傳播力的 “流量密碼”。
這場合流,本質上是媒體人為流量獻祭原則,極端分子借主流光環合法化的雙向奔赴。
![]()
卡爾森的妥協并非偶然,而是其自身思想 “異端化” 的必然結果。
他在2023年10月的《泰迪?卡魯索秀》播客中公開表示,《舊約圣經》“充滿無意義的暴力與殘酷描寫”,自己直到 2022 年才完整閱讀,讀完后 “對其道德根基產生懷疑”。
這一言論并非簡單的個人讀后感,而是被基督教神學界明確指出的 “馬吉安主義復辟”。
![]()
根據天主教百科全書的權威定義,馬吉安主義是公元2世紀出現的異端教派,核心主張割裂《舊約》與《新約》的聯系,認為《舊約》中的上帝是 “暴虐的正義之神”,而《新約》中的耶穌代表 “仁慈的救贖之神”。
這一思想在公元325年的尼西亞會議上被正式定為異端,其核心危害在于否定了基督教與猶太教共享的精神根基。
即西方文明 “信仰與理性” 的雙重源頭。美國福音派聯盟主席羅伯特?杰夫里斯公開批評:“卡爾森的言論不是對圣經的學術探討,而是對西方文明根基的蓄意破壞。”
這種 “去圣經化” 傾向正在右翼陣營蔓延。除了卡爾森與富恩特斯,右翼評論員坎迪斯?歐文斯也多次在節目中攻擊 “基督教錫安主義”,稱其 “讓美國為以色列的利益服務”,而錫安主義的核心正是猶太教與基督教共同的 “應許之地” 信仰。
![]()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 2024 年的民調數據,美國保守派中認為 “圣經是上帝啟示的真理” 的比例,從 2014 年的 68% 下降至 2024 年的 49%,而認同 “極端言論應有表達自由” 的比例則上升至 56%。
這種思想轉變在短短十年間發生,很大程度上是藏在右翼陣營的 “身份焦慮” 中。
隨著美國社會多元化進程加快,傳統保守派所堅守的宗教價值觀、種族結構等面臨沖擊,部分群體將自身困境歸咎于 “精英階層的背叛”,而猶太人群體作為西方社會中具有影響力的少數族裔,成為了極端情緒的宣泄口。富恩特斯等人正是利用這種焦慮,將反猶情緒與 “美國優先” 的民族主義綁定,從而獲得了部分保守派的支持。
極端思想的抬頭,正在撕裂美國保守派陣營。
已故保守派領袖查理?柯克生前曾多次公開抨擊富恩特斯,稱其 “是保守主義的恥辱”,并堅決拒絕富恩特斯參加自己創辦的右翼青年組織Turning Point USA的任何活動。
據TPUSA內部文件顯示,柯克在 2022 年去世前,仍在推動 “清除陣營內極端分子” 的行動,要求下屬嚴格審查活動參與者的背景。
![]()
但柯克的努力未能阻止極端思想的擴散。如今的 TPUSA 在新領導層的帶領下,對極端言論的容忍度明顯提高,2023 年的年度會議中,竟有多名富恩特斯的支持者參會,相關視頻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
這種轉變讓溫和保守派深感失望,美國前副總統彭斯公開表示:“保守主義的核心是信仰、自由與尊嚴,任何與仇恨為伍的行為,都與保守主義的精神背道而馳。”
面對極端主義的侵蝕,部分宗教領袖與溫和保守派已開始反擊。美國猶太委員會(AJC)聯合基督教領袖發起 “堅守圣經精神” 倡議,截至 2024 年 5 月,已有超 1200 名保守派政客、宗教人士簽名支持,呼吁 “拒絕任何形式的反猶言論與異端思想”。在社交媒體上, 真正的保守主義的話題閱讀量超 3000 萬次,大量溫和保守派網友分享自己的信仰體驗,對抗極端思想的傳播。
![]()
這些反擊能否阻止右翼陣營的 “背叛” 之路?答案或許藏在普通民眾的選擇中。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78% 的美國民眾認為 “極端主義對美國民主構成威脅”,即便是保守派選民中,也有 62% 的人反對 “將反猶言論包裝成政治觀點”。
這意味著,極端思想雖然獲得了部分流量與關注,但并未成為主流共識。
美國右翼陣營的思想波動,本質上是傳統與變革、包容與仇恨的碰撞。塔克?卡爾森與富恩特斯的合流雖引發震動,但也讓更多人看清了極端主義的危害。
文明的根基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堅守核心價值、抵御仇恨侵蝕中不斷鞏固。
只要溫和力量不放棄堅守,信仰與理性的光芒就不會熄滅,美國保守主義也終將回歸文明的正軌,這正是人類文明在考驗中前行的永恒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