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勛在1917年搞的那場復辟鬧劇,簡直就是民國史上的一大笑話。他帶著幾千辮子兵進北京,硬是把溥儀扶上龍椅,自封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以為能重振清朝氣運。
結(jié)果呢,才過了十二天,段祺瑞的討逆軍就打過來了,他的部隊潰不成軍,他自己帶著小妾和兒子鉆進荷蘭使館避難。
些部下呢,張文生帶著大隊人馬投降了倪嗣沖,白寶山轉(zhuǎn)投李純,部隊被改編成新安武軍和江蘇新編備補軍。張勛的老婆曹琴倒是機靈,拿了三十萬銀元托侄子去廣州支持革命,順便上下打點,求北洋政府饒他一命。
![]()
段祺瑞起初死活不放過,圍著使館要人,可荷蘭人不鳥他,談了半年也沒結(jié)果。
后來段祺瑞想想,不想把事做絕,通緝令就這么不了了之了。張勛還怕是陷阱,一直窩在使館不敢露頭。
1918年春節(jié)前,張勛總算從使館出來了,先借住結(jié)拜兄弟小德張在永康胡同的宅子。通緝令雖說松動了,但他還是低調(diào),不敢大張旗鼓。
![]()
護法戰(zhàn)爭打得火熱時,他的舊部張文生、陳德修、白寶山他們幾個發(fā)電報給北洋政府,求特赦。
連倪嗣沖、李純都幫腔,張作霖這些毅軍老兄弟也發(fā)文說情。10月,新總統(tǒng)徐世昌上臺,按慣例大赦,張勛的案子就這么免了,理由是“寬大為懷”。徐世昌的文件上寫得清楚,張勛本該有罪,但看在大家求情的份上,就不追了。
張勛這才松口氣,但還是在小德張家住了好一陣子,直到1920年6月直皖戰(zhàn)爭前夕,才搬到天津德租界的張公館,后來又換到英租界的松壽里,自號“松壽老人”。
![]()
張作霖想拉他恢復長江巡閱使兼安徽督軍,他一口回絕,說這輩子不干了,就想安穩(wěn)養(yǎng)老。
張勛特別會投資,尤其是房地產(chǎn)。1913年當長江巡閱使時,就在天津德租界買地建張公館,后來擴展到松壽里和延壽里,幾百棟小洋樓,租金收得盆滿缽滿。天津租界那時候是避風港,前清遺老、北洋失勢官員扎堆,地價飛漲,從1913年的三百銀元一畝,漲到1923年的三千。
英租界最大,占地六千多畝,法租界勸業(yè)場一帶更貴,1924年兩萬一畝。張勛的房產(chǎn)光租金就嚇人,法租界一套房子月租百元,那年代普通職員月薪才四到八塊大洋,巡捕兩塊,學徒一塊,租得起的都是有錢人。
![]()
張勛不光天津有房產(chǎn),北京和江西老家也一大堆。奉新縣有四千畝良田山林,當?shù)卮蟮刂骷墑e。總資產(chǎn)算起來上千萬銀元,后來賬房先生侯藝文估算,達到六千萬。
他錢哪來的?大部分是當官時搜刮的。二次革命時攻南京,他許諾破城“三日不封刀”,士兵搶了三天,損失一千五百多萬。辮子軍營里財物堆山,小兵賭現(xiàn)銀,珍寶古玩全獻給他。
韓國鈞的回憶錄里寫得明白,南京被洗劫得不成樣。還有朝廷賞賜和部下進貢,但主要靠這種手段發(fā)家。
![]()
房產(chǎn)之外,張勛還搞實業(yè)投資。1915年投十萬銀元入鹽業(yè)銀行,北方最賺錢的銀行之一。后來什么賺錢投什么,開灤煤礦、山東華實煤礦、濟南魯豐紗廠、北京自來水公司、九江久興紗廠、大陸銀行、北京商業(yè)銀行、天津大業(yè)銀行、北京松壽當鋪、徐州耀華電影公司,七十多家企業(yè)。
老管家楊玉春統(tǒng)計的,企業(yè)遍布礦產(chǎn)、銀行、當鋪、紗廠、電影。
張勛這人腦子活絡(luò),軍閥里算投資高手,資產(chǎn)滾雪球一樣大。民國軍閥誰沒點家底,但張勛特別會經(jīng)營,晚年靠這些過得滋潤,不用愁吃喝。
![]()
遠離政壇后,張勛的生活就是吃喝玩樂。他最愛聽戲,尤其是關(guān)公戲,自比關(guān)云長。娶了京劇名旦王克琴,她原本是段芝貴看上的,但段夫人吃醋,王克琴差點自縊,后來張勛趁段芝貴勢弱,花萬元接手,當?shù)谒姆恳烫?/p>
王克琴面容好,身段棒,但當姨太太后不能上臺。
張勛生日就請名角孫菊仙、梅蘭芳、王瑤卿來家唱,出手大方,幾萬賞錢扔出去,那些演員樂意上門。他白天練字,讀資治通鑒、曾文正公家書,喊遺老遺少聚聚聊舊事。
![]()
晚上穿西裝和洋人打牌,他賭性大,復辟時戰(zhàn)事緊還先打兩把。
晚年腿腳不好,就在家打麻將,重金買四個女孩,取名東、南、西、北,當牌用,風流得很。
吃喝上,張勛花心思,聘名廚做張府家宴,燕窩魚翅熊掌猴頭,應(yīng)有盡有。廚房天天忙活,奢侈到極點。民國那時候,很多人餓肚子,他倒好,頓頓山珍海味。發(fā)達了也沒忘老家,捐錢修橋鋪路,賑濟災民。
![]()
家鄉(xiāng)田地種糧,災年免費發(fā)三百二十斤糧食、十二斤油、六斤鹽,路遠的還管吃住。在北京建江西會館,同鄉(xiāng)來京免費住,給應(yīng)急錢路費,資助學生上學,前后兩百萬銀元。
張勛這六年,表面風光,其實也反映軍閥時代的亂象。復辟失敗,他沒被槍斃,已是運氣好。靠著錢和關(guān)系網(wǎng),隱居天津租界,北洋政府管不著。租界是法外之地,軍閥失勢都愛去,安全又有賺頭。
1923年9月12日,張勛在天津病逝,六十九歲。臨死還惦記辮子,遺囑說清廷恩重,死后不剪辮,葬回老家。溥儀覺得他忠心耿耿,賞三千大洋治喪,親寫碑文,賜謚“忠武”,派人去天津祭奠。
![]()
“忠武”在封建時代是武將最高謚號,溥儀一生給“忠”字的不多,像梁鼎芬、陳寶琛是“文忠”,鄭孝胥“襄勤”,羅振玉“恭敏”,張勛地位可見一斑。遺老遺少蜂擁吊唁,挽聯(lián)堆滿。葬禮天津史上最隆重,每天和尚道士誦經(jīng),來人發(fā)張勛像徽章,寫“張忠武公貴像”。送葬隊伍四千多人,排場大。
張勛沒葬天津,1924年8月靈柩運回江西,張作霖派一營兵護送,途經(jīng)濟南、徐州、蚌埠、沿江到九江。老家赤田村百多人提前三天迎柩,每人賞白布孝服和兩塊大洋。抵達后停靈三個月,誰來祭都管宴席,比皇帝還長。
1924年11月葬奉新陶仙嶺。為防盜,抬九口棺材混淆,但民國戰(zhàn)亂,墓還是被挖四次,一次深八米,沒逃過。
參考資料
張勛睡覺有一“怪癖”,小妾苦不堪言,三姨太裝瘋賣傻逃過一劫 搜狐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