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報道
編輯:定慧 好困
【新智元導讀】10月1日舊金山,Ilya接受了近10個小時的質詢。他記在自己黑料小本上所有對奧特曼的不滿,為那場震驚科技界的「宮斗」事件提供了迄今最權威的解釋。
還記得Ilya把奧特曼趕出OpenAI的那場宮斗大戲嗎?
時隔兩年,又有新的猛料爆出來了。
這次,還得要感謝馬斯克。
10月1日,在舊金山,馬斯克和OpenAI的律師對Ilya Sutskever進行了長達近10個小時的質詢。
他們不僅問及奧特曼被解雇一事,還問到了他對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看法,以及他離開OpenAI的原因。
而這,也為外界提供了迄今為止關于奧特曼被罷免事件最詳盡、最核心的內幕信息。
![]()
只能說那場宮斗戲太精彩,即使是這些AI時代的創造者們,也無法避免這么俗氣的辦公室政治:
奧特曼愛撒點小謊
Ilya不滿奧特曼對Dario Amodei不聞不問,怪不得后者出來創立了Anthropic
前CTO Murati說奧特曼挑撥離間Daniela Amodei和她的關系
奧特曼和Brokeman穿一條褲子
Brokenman還有職場霸凌
Ilya用「備忘錄」記下的所有這些OpenAI早期內斗故事,這次全被爆料了!
馬斯克打官司,Ilya遭殃
準確地說,這次「爆料」是法官針對馬斯克訴奧特曼案的一份「取證裁定」。
![]()
簡單來說,法官批準了馬斯克一方的兩個請求:
一是,要求再次「審問」Ilya Sutskever。
因為他第一次作證時拒絕透露自己在OpenAI的股份價值。
法官認為,這個金額可能影響他的中立性(比如如果OpenAI敗訴他會虧錢,那他就可能在作證時有偏見)。
所以必須回答。
二是,要求交出「Brockman備忘錄」。
這是一份與OpenAI聯合創始人Greg Brockman有關的內部文件。
它曾被描述為「自動刪除」的文件,但后來發現其實還存在。
法官認為這份文件與案件相關,必須交出來。
換句話說:
法官讓Ilya Sutskever重新作證,并且交出一份關鍵內部文件。
OpenAI差點姓了Anthropic
Ilya Sutskever在本周公開的一份庭審證詞中向律師透露,兩年前,在OpenAI董事會解雇了奧特曼之后,Anthropic最初曾對與OpenAI合并的可能性表示「興奮」。
這樣一筆交易本可能讓Anthropic的CEO Dario Amodei坐上OpenAI的頭把交椅。
![]()
Dario和他的妹妹Daniela Amodei在2020年因和OpenAI存在理念分歧,雙雙辭去了在OpenAI的高級職位。然后創立了Anthropic。
周三,負責審理馬斯克對OpenAI公司重組提起的聯邦訴訟的法院公布了60頁的庭審記錄,這兩家競爭對手之間的討論細節才隨之公之于眾。
庭審記錄內容繁多,其中就包括Ilya Sutskever在董事會解雇奧特曼之前,發送給部分其他董事會成員的大量關于OpenAI內部沖突的文檔。
對于自己在那段時期扮演的角色,Ilya Sutskever此前極少置評。
![]()
Ilya Sutskever在證詞中回憶,他當時希望談判會無果而終。
「因為我真的不希望OpenAI與Anthropic合并」。
Ilya Sutskever表示,其他董事會成員則更支持這一想法,尤其是時任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戰略總監的Helen Toner。
Toner去年在一個播客節目中稱,她之所以投票解雇奧特曼,是因為他「隱瞞信息、歪曲公司內部事務,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對董事會徹頭徹尾地撒謊」。
根據Ilya Sutskever的回憶,OpenAI和Anthropic的合并談判最終未能推進,原因是「Anthropic提出了一些實際操作上的障礙」。
不過,他并沒有詳細說明這些障礙是什么。
在董事會解雇奧特曼四天后,此舉引發了超過700名員工以辭職相威脅,董事會隨即恢復了他的CEO職務。
在此期間,Ilya Sutskever也改變了立場,最終轉為支持奧特曼回歸。
![]()
此后,兩家公司都飛速發展。
Anthropic的年化收入增長至近70億美元,估值更是達到了1830億美元。
OpenAI的財富——以及奧特曼的公眾形象——則攀升到了更高的高度。
公司最近被投資者估值為5000億美元,并在今年7月實現了120億美元的年化收入。
本周,它完成了一項復雜的公司重組,為最終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鋪平了道路。
奧特曼「撒謊成性」
那么,董事會當初為什么要冒著讓公司分崩離析的風險,也要開除奧特曼呢?
Ilya的證詞,第一次以當事人的視角,給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在罷免事件發生前,Ilya向其他幾位獨立董事發送了一封關鍵郵件,里面附有兩份備忘錄,詳細記錄了他眼中奧特曼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Greg Brokman的「問題行為」。
在法庭上,馬斯克的律師直接引用了備忘錄中的一句話:
「Sam表現出一種持續的撒謊模式,他削弱高管的權力,并挑撥高管們相互對立。」
當律師追問Ilya,「你認為應該采取什么行動?」
Ilya回答:「解雇。」
Ilya解釋說,他之所以不敢把這份備忘錄發給包括奧特曼在內的所有董事,是因為「我感覺,一旦他意識到這些討論,他就會想辦法讓它們消失。」
這份長達52頁的備忘錄,內容極為詳盡,甚至包含了奧特曼與其他高管溝通的截圖。
它指控奧特曼:
- 挑撥離間:
比如,在當時的技術主管Mira Murati和后來創辦Anthropic的Daniela Amodei之間制造矛盾。
- 制造混亂:
備忘錄中提到,奧特曼在執掌著名孵化器Y Combinator時就有類似行為,因為「制造混亂、開啟太多新項目、挑撥離間」而導致管理不善。
- 欺騙董事會:
備忘錄舉例稱,奧特曼曾告訴一位高管,GPT-4 Turbo的發布不需要經過公司內部的安全委員會批準。
這些指控描繪了一個與公眾形象截然不同的奧特曼,也解釋了為什么當初董事會會用「未能始終坦誠」這樣嚴重的措辭來宣布解雇決定。
Ilya的小本本,全是奧特曼的不是
Sutskever說他沒有將備忘錄發給包括奧特曼在內的整個董事會,
「因為我覺得,一旦他察覺到這些討論,他總有辦法讓這些事情不了了之。」
Ilya Sutskever說,他之所以對奧特曼產生警惕,部分源于他與時任OpenAI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的對話。
在奧特曼被罷免后,Murati曾短暫擔任OpenAI的臨時CEO。
![]()
![]()
根據OpenAI律師的引述,Ilya Sutskever的備忘錄中寫道:
「Sam因為類似的行為被YC(Y Combinator)趕了出去。他制造混亂,啟動大量新項目,挑撥離間,因此并未能很好地管理YC。」
Sutskever稱,這段關于奧特曼在著名初創加速器Y Combinator(奧特曼于2014年至2019年擔任其總裁)的過往,是Murati轉述給他的。
Y Combinator的聯合創始人Paul Graham則否認該加速器曾解雇奧特曼。
![]()
OpenAI的一名律師也宣讀了Ilya Sutskever備忘錄中關于奧特曼的部分標題。
如「對Mira反饋的微妙報復」、「挑撥離間」、「Daniela對抗Mira」以及「Dario對抗Greg、Ilya」。
Sutskever表示,Murati曾告訴他,在Daniela Amodei和Murati都在OpenAI工作時,奧特曼曾挑撥二人關系。
Sutskever的備忘錄還記錄了他個人與奧特曼的矛盾。
根據備忘錄,Dario Amodei曾想負責OpenAI的所有研究工作,并要求解雇Brockman。
「我當時指責Sam對Dario的條件既不接受也不拒絕,」Ilya Sutskever解釋道。
他還說,奧特曼曾對他以及高級研究員Jakub Pachoki(現任OpenAI首席科學家)「就公司的運營方式說了些自相矛盾的話」。
Ilya Sutskever表示,因為一些董事會成員向他索要書面證據,他才在奧特曼被罷免前整理了這份長達52頁的備忘錄,其中包含了奧特曼與其他高管通訊的截圖,記錄了奧特曼涉嫌欺騙的種種實例。
目前,法院已命令Sutskever提供更多關于其本人在OpenAI財務利益的細節,并提交他整理的關于Brockman的檔案。
據外媒報道,那份備忘錄的重點是Brockman涉嫌的職場霸凌行為。
馬斯克起訴奧特曼番外
由于這則爆料最終還是由馬斯克起訴奧特曼而來。
讓我們簡短回顧一下背景。
馬斯克認為,OpenAI為了達到今天的地位,已經違背了其慈善宗旨。
馬斯克指控OpenAI以營利公司的形式運營,構成了對他的欺詐。
OpenAI不僅否認了這些指控,還提起了反訴。
馬斯克是OpenAI的共同創始人之一,2015年參與成立。
后來,他于2018年左右離開OpenAI董事會,以避免與自己在特斯拉或者其他項目的潛在利益沖突。
OpenAI從最初的「非營利、公開AI研究」定位,逐漸發展為帶有「盈利商業化」方向的實體。
馬斯克認為這一轉變背離了最初目標。
· 馬斯克的訴訟主張
馬斯克對OpenAI、奧特曼及相關方提出多個法律主張,關鍵如下:
他指控OpenAI在創始協議中承諾過保持「非營利」、「為全人類利益」的使命,但后來轉而尋求盈利、與Microsoft深度合作,從而背棄原先承諾。
他還聲稱,OpenAI的轉型行為構成「合同違約」或「欺詐」——即在募集其資金或合作中所作承諾未被履行。
此外,馬斯克在2025年還對OpenAI及奧特曼提出反壟斷/競爭方面的指控,稱OpenAI借助與蘋果(Apple)等關系扼制其新公司(xAI)等競爭者。
· 被告方的回應
OpenAI和奧特曼否認存在馬斯克所說的「創始協議」條款,認為馬斯克的訴求缺乏法律依據。
OpenAI稱,馬斯克提出訴訟的動機部分是其自身在AI領域的競爭利益,而非純粹出于「為全人類」的使命。
· 訴訟進展與關鍵節點
2024年初,馬斯克最早提出訴訟。
2024年8月,他「復活」訴訟,要求法院阻止OpenAI從非營利轉型為營利實體。
2025年初,法院拒絕了馬斯克要求立即禁止OpenAI轉型的臨時禁令請求。
法院同時決定,將加速審理「合同基礎」的訴訟點,預計將于2026年春庭審。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founder-discusses-anthropic-merger-talks-internal-beefs-deposition?rc=epv9gi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openais-board-approached-anthropic-ceo-about-top-job-merger-sources-2023-11-21/?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cases.justia.com/federal/district-courts/california/candce/4%3A2024cv04722/433688/324/0.pd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