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激昂號角中,數萬建設者告別故土,隱入鄂西南松滋的深山密林中。如今劉家場鎮的斑駁紅磚墻上,爬山虎肆意纏繞,卻遮不住那些與"五六式"半自動步槍、7.62毫米槍彈相關的舊夢。這些藏在白虎山、月峰山褶皺里的廠房,靜默矗立半個多世紀,仍在低聲訴說著三線建設那段熱血與遺憾交織的崢嶸歲月。
1964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中南局部署,湖北省國防工辦啟動鄂西小三線建設,計劃興建13家省屬地方軍工廠,最終11家建成投產。松滋縣劉家場鎮因地處隱蔽、水源豐沛、交通可控,被選中布局小三線軍工集群,先后誕生982廠、982工具營(后獨立為9669廠)和949廠,省里專門成立"長江工區"統籌建設。那個年代的軍工企業都帶著"雙重身份",用對外廠名掩蓋真實使命——982廠對外稱"國營清江礦山機械廠",實則是生產56式半自動步槍的核心槍廠;949廠掛著"國營荊江農業機械廠"的牌子,卻專產7.62毫米槍彈為其配套;后來獨立的9669廠(東風工具廠)則專攻特種刀具、量具等專用工具,三者共同構成完整的"縣團級"軍事工業體系,當地便有了"礦機廠的槍,農機廠的彈"的通俗說法。
![]()
1964年冬,武漢動力機械廠作為主力包建單位,從全國各地軍工廠抽調骨干力量,成建制進駐白虎山下的三堰坪。在"多快好省"的號召下,建設者們白天開山筑路,夜晚挑燈趕工,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982廠的基礎建設,1965年便正式投產。這座擁有1800多名正式職工的大廠實行軍事化管理,八個車間按連級建制劃分,總裝車間的機床轟鳴聲日夜不息;1966年招收的"亦工亦農"青工、知青和轉業軍人陸續加入,更讓廠區充滿活力。西邊月峰山下的工具車間因技術特殊升格為營級,1972年獨立為9669廠后,成為支撐整個軍工集群的"技術心臟"。
1965年動工的949廠藏在劉家場鎮東的馬家灣山溝里,同樣由武漢動力機械廠援建,團級建制的廠區年產槍彈可達5000萬發。1966年3月底廠房竣工后,職工們僅用一個月就完成設備調試,4月1日便投入試制,1967年實現正式量產。三線建設的"先生產后生活"原則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職工宿舍多是干打壘的平房,室內沒有衛生間,廚房不見自來水,室外的公用水管和公廁前常排起長隊;糧油、布匹等生活物資全憑票供應,冬天沒有暖氣就裹著棉大衣上班。即便如此,全廠職工沒人叫苦,實行"七對七"兩班制,每天12小時連軸轉,機床旁的飯盒里常留著沒吃完的窩頭,卻沒人耽誤過一道生產工序。
![]()
時光跨入1980年代,國家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歷時17年的三線建設落下帷幕,"調整改造,發揮作用"的軍轉民戰略隨之啟動。當全國三線廠紛紛探索民用產品生產時,劉家場的三家軍工企業也踏上轉型之路。1981年,三廠聯合組建"湖北輕便摩托車總廠",憑著軍工企業的精密制造功底,很快生產出2000余輛輕便摩托車。然而,長期封閉的軍工體制讓企業缺乏市場意識,與地方政府溝通不暢導致貸款渠道堵塞,資金鏈條突然斷裂;更關鍵的是,體制轉型期"人心思遷"的情緒蔓延,職工們渴望遷回城市,內部管理漸生亂象。最終,湖北省政府決定將項目移交“湖北潛江摩托車廠”,這個承載著三廠轉型希望的民品聯合體遺憾"夭折",而“湖北潛江摩托車廠”后來也未能逃脫倒閉的命運。
轉型的陣痛并未停止。1986年7月,949廠率先移交地方,引進硬質合金生產線生產工業鉆頭、噴嘴,后來又嘗試過鋁合金升降梯、自行車圈等產品,在市場浪潮中艱難求生;1989年,982廠并入輕工機械廠,轉型生產造紙用的涂布整飾設備;9669廠則轉向汽車轉向系統零部件制造。1990年,三家工廠整體遷至沙市(今荊州市沙市區),949廠最終轉型為荊大汽車配件公司,專注汽車油管生產。當最后一批設備被拆解運走,劉家場的紅磚廠房徹底沉寂,三線建設的時代在這里正式落幕。
![]()
這三家軍工廠的存在,曾徹底改寫了劉家場的命運。數萬外來建設者的涌入,讓這個偏遠小鎮突然擁有了電影院、子弟學校、職工醫院,集市上能買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特產,夜晚的路燈下擠滿了穿著工裝的年輕人,松滋第一個工業重鎮就此崛起。煤炭、電力、交通等配套產業隨之興盛,當地農民開始擺攤賣菜、跑運輸,不少人靠著廠區帶動脫了貧。而當工廠搬遷后,喧囂的小鎮重回寧靜,紅墻上"備戰備荒"的標語雖已褪色,卻仍能喚起人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曾經機器轟鳴的廠房如今只剩斷壁殘垣,爬滿藤蔓的煙囪在風中搖晃,仿佛在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那些留在松滋山間的磚瓦房,藏著無數建設者的青春故事:
有人在這里相識相戀,把家安在了山溝里;有人帶著徒弟攻克技術難關,將軍工技藝傳承下去;有人把孩子送進子弟學校,卻在搬遷時忍痛告別故土。他們用半生奉獻鑄就了國防基石,也讓"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融入了松滋的山水之間。如今,即便車床早已沉默,鋼屑落滿角落,那段歲月留下的光芒從未熄滅——它藏在老職工的回憶里,刻在斑駁的廠墻上,更成為激勵后人前行的精神密碼,在時光長河中不斷回響。
(本文根據網絡素材整理編輯 龍山整理編輯 圖片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