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徐晶 崔壽偉 記者 姜振軍)10月31日,為期三天的“多彩中國 佳節好物”文化和文旅貿易促進活動(非遺老字號專題)在河南開封舉行。作為全國性文化貿易盛會,本次活動以“推動非遺老字號國際化”為核心,匯聚了全國近百家非遺老字號參展。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岡西剪紙攜系列剪紙原作與創新文創產品參展,成為活動中一抹亮眼的文化亮色。
![]()
活動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單位聯合承辦。在琳瑯滿目的非遺展位中,鹽城建湖岡西剪紙的展臺格外引人注目。展臺前,一把以京劇臉譜為原型的紅色剪紙傘格外吸睛,傘面上線條流暢利落,人物眉眼間的毛刺工藝精細入微,直觀呈現出岡西剪紙“質樸中藏細膩”的獨特風格。
在現場,鹽城市級傳承人施君君、彭廣萍展示剪紙技藝,她們指尖的剪刀上下翻飛,紅紙在頃刻之間便幻化出栩栩如生的圖案。圍觀的市民與游客紛紛駐足,或驚嘆于技藝的精湛,或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非遺傳承的生動瞬間。
![]()
![]()
岡西剪紙起源于晚清建湖縣岡西鎮,歷經百余年發展,在傳承中不斷創新,最終形成了如今兼容南北剪紙之長的獨特藝術風格。它既有北方剪紙的大氣磅礴,善于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宏大敘事;又兼具南方剪紙的玲瓏剔透,能在細微處見真章,將生活中的點滴美好雕琢成藝術珍品。
![]()
在開封的活動現場,岡西剪紙帶來的作品題材豐富多樣。既有傳統的吉祥紋樣“連年有余”“福祿壽喜”,也有融入現代元素的文創產品,如剪紙書簽、裝飾畫、筆記本等。其中,以黃海濕地為靈感創作的系列剪紙作品,將江蘇地域的自然風貌與剪紙技藝相結合,讓觀眾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黃海之濱的獨特人文風情。
“岡西剪紙的傳承人們借此機會,不僅展示了技藝,更積極探索非遺市場化、國際化的路徑,讓中華文化的瑰麗珍寶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建湖縣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本次“多彩中國 佳節好物”活動,以促進對外文化貿易為核心目標,為非遺項目搭建了一個走向全國、邁向世界的優質平臺。
(通訊員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