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25年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黎族刺繡技藝及衍生設計研修班開班儀式舉行。儀式上,學院院長劉朝暉對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院非遺傳承工作表示衷心感謝。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本次研修班在我國全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舉辦,同時也是海南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中的一項重要舉措。研修班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指導,旨在為非遺傳承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人文社科處處長符昌昭在會上表示,學院鼓勵學員在堅守傳統技藝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審美和技術,對黎錦刺繡工藝進行合理創新。他強調,既要保持傳統工藝的本真性,也要主動對接市場需求,讓古老技藝在新時代找到發展落腳點。
![]()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李元在講話中指出,旅文廳將充分發揮政策引導與資源整合優勢,為研修班提供全方位支持。黎族紡染織繡技藝是海南非遺的“金字招牌”,其保護需兼顧文化價值挖掘與市場價值轉化。目前,廳里已聯合創意設計學院制定并開展全省黎錦龍被技藝培訓、生產和銷售計劃,推動黎錦從“技藝傳承”向“產業生態”躍升。李元表示,此次研修班是廳校深度合作的標桿項目,將持續跟蹤成果轉化,助力黎錦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
教師代表、創意設計學院楊麗副教授介紹,教師團隊秉持“強基礎、拓眼界、增學界”的理念,不僅邀請省內外非遺專家和傳承人授課,還將組織學員走進博物館和市場進行實地調研,全面提升學員綜合素質。
![]()
學員代表王忠文在發言中向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白沙黎族自治縣文化館及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表達感謝。作為黎族傳統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她自幼浸潤黎族刺繡文化。王忠文動情地說:“五彩的棉線、吉祥的紋樣、精湛的針法,是祖輩傳給我們的手藝,更是民族身份的標識、文化情感的寄托。文化傳承不應局限于某一民族,我們為有這么多志同道合者不斷加入這項事業而感到自豪。”
![]()
儀式在全體學員與領導、教師的合影中圓滿落幕。各方期待通過此次研修,黎族刺繡技藝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為非遺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中國日報社海南記者站 陳博文 | 鄭子亮)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