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近期臺灣政壇暗流涌動,藍營走向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繼鄭麗文傳出即將赴大陸行程后,朱立倫也公開表示將采取類似舉措。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向立場強硬的黃國昌,其幕僚團隊近期釋放出可能訪問大陸的訊息,使藍營內部整合與兩岸互動前景再度升溫。
![]()
女戰神接棒
距離鄭麗文于11月1日正式接任國民黨主席僅剩一天時間。
許多人不禁發問:在派系林立、利益交錯的藍營體系中,她究竟憑借何種優勢脫穎而出?
若深入了解她的成長經歷,答案便不難尋覓。
她出生于眷村家庭,父親是曾參與抗戰的中國遠征軍老兵,童年時常聆聽父親講述戰火歲月,“國家與家園不可分割”的信念自幼深植心中。
早年她曾加入民進黨,但目睹該黨逐步滑向“臺獨”激進路線,毅然決然選擇退出,并轉而投身國民黨陣營。
![]()
這種“敢于抉擇、勇于轉身”的個性,使她在政論節目中樹立起“藍營女戰神”的形象。面對綠營代表的言語攻擊,她總能以嚴密邏輯予以回擊;直播中坦率闡述對“九二共識”的支持,贏得大批年輕觀眾認同。
在今年10月18日的黨內選舉中,她以“青春力量+戰斗精神”為核心訴求,最終獲得超過55%的得票率,成為國民黨歷史上第二位女性黨主席。
當選當晚,她并未舉行慶功宴,而是召集核心成員徹夜商議未來布局。次日清晨即宣布重大決策:“一周內派遣副手前往大陸為交流鋪路”。
此言一出,黨內震動。趙少康迅速跳出來反對,引用初選數據稱其“得票偏低,代表性有限”,甚至揚言“若執意推動親陸政策,將帶領一批人集體退黨”。
![]()
對此,鄭麗文態度堅決,在一次高層會議中直面眾人回應:“既然決定上場,就別怕風雨撲面。”
緊接著她迅速落實行動——10月28日,蕭旭岑攜馬英九辦公室及連戰系統人士啟程赴陸。出發前,鄭麗文特別叮囑:“多傾聽基層聲音,重點了解臺胞關心的農產品銷售、青年就業等實際問題。”
為期三天的行程中,蕭旭岑先后參與多場官方座談,并實地走訪多個臺商聚集區。返臺后提交的報告中明確提出“構建兩岸農產品直供通道”“擴大臺灣學生實習機會”等多項可操作建議。
蕭旭岑剛結束訪問,朱立倫的態度隨即出現明顯轉變。
![]()
朱立倫選擇跟進
此前選舉落幕之際,朱立倫突然宣布率領211位地方黨部主委集體辭職,表面宣稱“為新主席讓路”,實則意在制造組織真空,掌握過渡期主導權。
當時多數地方干部措手不及,臺北市黨部主委戴立欽事后揭露:“我們原本并無辭職打算,屬于被動執行命令。”
然而到了10月30日,朱立倫卻公開表態支持,多次強調“不能一味依賴美國,重啟兩岸溝通是藍營一貫主張”,并呼吁全黨力量“全力配合鄭主席推動新政”。
![]()
這一轉向并非偶然。
朱立倫任內堅持“中間模糊”策略,既試圖維持與大陸對話空間,又顧慮被貼上“傾中”標簽遭綠營圍剿,結果導致立場搖擺,失去選民信任。2024年大選慘敗正是其路線失靈的直接體現。
如今眼見鄭麗文憑借清晰明確的兩岸主張贏得廣泛支持,加上蕭旭岑訪陸獲得正面反饋,讓他意識到方向糾偏的必要性。
更為關鍵的是,基層早已積怨頗深。多位縣市黨部負責人私下向朱立倫陳情:“再繼續內斗分裂,藍營恐將徹底邊緣化。” 正是這些壓力促使其放棄私心,轉向團結路線。
朱立倫的公開背書還引發連鎖效應——黃國昌也開始松口。
![]()
黃國昌立場轉變
黃國昌所屬的民眾黨長期尋求與藍營合作契機,但鄭麗文早前已劃清底線:“若在兩岸議題上與綠營同調,則合作無從談起。”
過去黃國昌始終回避是否赴陸提問,直到近日觀察到網絡名人“館長”登陸后的社會反響才有所觸動。
“館長”在大陸拍攝一系列臺商創業紀實視頻,上傳島內后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留言表示:“這才是真正的民間交流,希望持續下去。”
疊加蕭旭岑帶回的積極成果,黃國昌終于松口表示“不排除赴大陸交流”,并補充說明:“不應自我封閉,必須為民眾開拓更多出路。”
![]()
不過他的發言仍留有余地,未提及具體時間表或行程安排,反映出民眾黨內部的審慎考量。
畢竟藍白聯盟尚存諸多不確定性,黨內亦有聲音擔憂:“過度靠近藍營可能稀釋自身改革色彩。”
盡管如此,黃國昌此次表態已為未來協作奠定基礎。鄭麗文此前也曾提出“歡迎不同政治光譜代表共商兩岸事務”,雙方在關鍵議題上的立場正逐步趨近,合作窗口正在打開。
![]()
鄭麗文并未將精力局限于對外交往,黨內人事布局同步高效推進。
上任五日內,她迅速任命李乾龍、季麟連出任副主席。兩人均年近八旬,屬黨內資深統派人物:李乾龍擅長協調地方派系與本土勢力,季麟連則在黨務系統及軍方人脈深厚,且長期倡導“去臺獨化、振興中華文化”理念。
此項人事安排頗具深意,既能壓制趙少康等親美派異議聲浪,又能借助元老威望安撫保守陣營。有了這個“以老帶新、穩中求進”的領導班子,鄭麗文推動兩岸對話的阻力大幅降低。
![]()
大陸方面反應同樣積極。蕭旭岑返臺不久,國臺辦即正式發出邀請,歡迎鄭麗文擇期訪問大陸。
官方媒體更特別指出:“鄭麗文當選反映了國民黨內部支持統一的力量正在上升。” 這類表述無疑增強了她的政治底氣。
相較以往藍營領導人訪陸需經長時間醞釀,此次在副手完成前期溝通后立即收到來自大陸的正式邀約,足見對其政策取向的高度認可。
![]()
眼下所有目光都聚焦在11月1日之后的新階段。
據鄭麗文團隊規劃,上任初期將率先召開“兩岸交流工作小組會議”,把蕭旭岑帶回的意見轉化為可執行方案;隨后啟動“藍營團結工程”,邀請趙少康、盧秀燕等要角出席閉門座談,力求彌合分歧。
最受矚目的仍是其本人登陸計劃。據悉初步擬訂于12月初成行,除與大陸相關機構對接外,還將赴福建、廣東等地實地考察兩岸農業合作機制及臺灣青年就業狀況。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