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東北網友寫的,她住在高層住宅里面,在9月中旬的某天7點,親身經歷了一次火災,她差點死在逃生路上……
然后,她就寫了這篇,給沒有經歷過火災的人作個參考,也算是個經驗貼子吧,以下是她寫的內容(紅色的字,是屯哥的點評,有關資料來源于鹿鳴聲聲):
![]()
起火原因好像是車庫的電瓶車起火爆炸,估計非常嚴重,幾十輛都燒了。
過程大概是:今早七點我還在睡覺。被媽媽喊醒,樓外面也有人在喊:起火了,我們就帶著貓快速逃生。
(聽說著火就快跑,這是很多人本能的選擇。但這中間缺乏了一個判斷:火在哪里?對于高層住宅樓來說,不是自己家著火,基本都不用跑,在家關門防煙就能避免傷亡)
但是由于完全不知道是幾樓著火,只能下意識的走樓梯下去。剛開門就一股濃煙撲來(但此時還看得見樓梯)。
(看見樓梯有煙了,這就說明火從下面燒的,如果馬上返回家中關門就好了)
我們家只有一個防煙面罩,我讓我媽媽戴上了。我覺得我年輕可以扛住濃煙,然后我、媽媽和樓上的鄰居一起往下走。
(煙,不是年輕就可以扛住的)
與此同時濃煙迅速往上來,每呼吸一口都是從未想象過的,有大顆粒物的一氧化碳(我事后聲音都變了,人也難受,我媽媽帶著防煙面罩沒有什么事情)。
(一氧化碳沒有什么大顆粒,大顆粒的都是煙塵,也就是沒完全燃燒的固體,沖進煙中,鼻子里面、口腔里面有黑灰,就是這些東西)
下樓沒幾秒,就已經什么都看不見了,可見度為零,而且呼吸起來濃煙的沖擊力特別大。
(樓梯間的煙氣從下往上的時候,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啥也看不到,這就會讓人的行動變得非常緩慢,因此也延長了人在樓梯間里面的時間,受到煙氣的高溫、毒氣危害的時間也變長了,有些人想憋一口氣沖出去,那是不太現實的,因為你根本走不動路)
我摸黑下了兩層樓之后。知道了是樓下起的火,立馬我跟他們說不行得趕緊往上,我怕再往下逃我要在濃煙里暈倒了。我媽媽帶著防煙面沒事,但是比較擔心我,就和我一起返回家中了。
于是我領著他們往上走,在前面摸黑探路,還摔了一跤。最根據直覺,我找到了我家,快速拉著我媽進門了。
(還好,沒有繼續向下,這是正確的做法,進門后要立即關門防煙)
進門后我們和貓貓就躲在陽臺,因為陽臺有水源而且能通風,我心想火要是燒到我家了之后,我們大不了就在外面掛著,不好的結果的就是往下跳...(寧愿摔死,也不想被燒死和嗆死),因為火災來了完全不知道火源在哪,以及自己家是否會安全。
(把家門關上之后,大概率火是不會燒到家里來的,樓梯間只是有煙,又沒有多少可燃物,再說還隔著一道門,哪可能有火進來呢)
(火災發生之后,不用非得特別清楚地知道火源在哪,只要知道大概位置就行:在家里轉一圈,先確定不是家里著火,然后打開幾個窗戶向外看,看是上面還是下面,然后打開戶門,看看有沒有煙,基本這幾個動作就能判斷個差不多了)
因為往下逃時吸了大量有毒氣體,最終肺部嚴重感染,需住院觀察;
(吸入煙氣后,會對呼吸道產生灼傷,顆粒進入肺部,會引發感染,這些都影響呼吸,所以要住院治療和觀察)
她在最后總結說:“如果不往下逃,就用不著去醫院了。”她的經歷印證了一個真理——火災中80%的傷亡不是被火燒的,是被煙嗆的。
(這是對的,發生火災要不要跑,主要看是不是有煙,有煙并且你有地方躲煙的話,就不要跑,就去躲火避煙)
消防宣傳月要來了,下面的資料可以看看。
學習資料
![]()
靠山屯閑話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
未來不迎,縱情向前。
屯主微信號:ifire-t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