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美俄聯手阻撓,30年后生產線重啟,俄羅斯對華態度堅決:圖-160絕不賣中國!
1991年,蘇聯解體留下一場“遺產爭奪戰”,烏克蘭一夜之間繼承了19架圖-160戰略轟炸機,這些翼展優雅、速度超2馬赫的“白天鵝”,瞬間成了國際軍火市場的焦點。當時的中國空軍主力還是老舊的轟-6,若能引進圖-160,航程、載彈量都將實現飛躍。中國代表團帶著誠意奔赴烏克蘭,談判一度接近成功,卻沒想到一場美俄聯手的“絞殺局”悄然展開。
![]()
烏克蘭經濟困頓,原本迫切想將圖-160變現。但美國第一時間打出“防止核擴散”旗號,施壓烏克蘭銷毀轟炸機;俄羅斯更直接警告“絕不允許蘇聯驕傲落入他國”,甚至美國提出花2000萬美元“收購”3架圖-160,只為阻止交易。
最終,烏克蘭在美俄雙重壓力下,將10架圖-160拆解成廢鐵,1架送進博物館,另外8架被俄羅斯以抵債方式“撿漏”買走。中國與“白天鵝”的第一次接觸,就這樣被硬生生掐滅。
俄羅斯為何寧可得罪中國也不賣?背后是復雜的地緣算計。上世紀90年代,中俄關系遠不如現在緊密,俄羅斯對中國的警惕心極重。
![]()
圖-160航程高達1.6萬公里,若中國獲得,不僅能突破美國“第一島鏈”,甚至能直接威脅俄羅斯遠東腹地。俄軍事專家科羅琴科曾點破:“中俄接壤,戰略武器交易會打破平衡。”更何況,俄羅斯深知中國軍工的“逆襲”能力——從瓦良格號到殲-20,中國總能用引進技術實現超越。他們可不想親手培養一個“競爭對手”。
三十多年過去,俄羅斯對圖-160的態度依舊鋼鐵般堅硬。2015年,俄投入巨資重啟生產線,造出升級版圖-160M2:換裝新型NK-32發動機、航電系統媲美五代機、航程再增1000公里。
盡管產能有限、成本高昂,俄羅斯仍將新機優先部署遠東,震懾美國盟友。而對中國的求購,俄方回復始終只有三個字:“絕不賣”。
![]()
但中國的反擊早已開始。買不到圖-160,反而逼出了自主創新的道路。轟-6從“魔改”K型到N型,能掛載空射彈道導彈;更關鍵的轟-20已呼之欲出,空軍副司令王偉在2024年兩會上那句“快了,等著吧”,與當年殲-20首飛前的造勢如出一轍。外媒推測,轟-20隱身性能對標美國B-21,專為突破島鏈設計,一旦服役將徹底改寫亞太戰略格局。
回頭一看,那一場"遺憾的"圖-160的失敗,反而為中國的軍工帶來了轉折的契機.。俄羅斯的嚴防死守,讓中國明白了一個道理:核心技術買不來、求不來,只有自己掌握,才能真正確保大國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