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年,病得奄奄一息的朱元璋,問3歲的寶慶公主:孩子,你說父皇的病,還能好嗎?一旁的張美人被嚇得臉色發白。沒想到,公主的回答,讓她的生母張美人,成了朱元璋死后,他唯一幸存的女人。
朱元璋病重臥塌,張美人抱著女兒立在床前,孩子不懂宮廷里的寂靜意味著什么。
朱元璋的眼神時常黯淡,唯有見到女兒時,才會泛起一點微光,他招手讓寶慶公主過來,病榻上的聲音壓得很低。
![]()
“阿寶,你覺得父皇能好嗎?”朱元璋沒看旁人,眼里只有女兒稚嫩的笑臉。
張美人心跳幾乎停住,手指緊緊攥著袖口,生怕女兒無意間說錯半句。
寶慶公主仰著小臉,認真看了父親一會兒,奶聲奶氣地說:“吃藥睡覺,病就會跑掉,我陪父皇一起睡,好不好?”
一瞬間,朱元璋眉頭舒展,像是多年未見的陽光照進屋里,他拉住女兒的小手,聲音沙啞卻有一絲溫柔。
張美人險些跪倒,她明白皇帝的規矩,后宮妃嬪一旦皇帝去世,大多難逃厄運,尤其像她這樣沒有強大外戚做靠山的人,唯一的希望,就是這小小的女兒。
寶慶公主在宮里地位特殊,那年冬天,她穿著繡著金線的袍子,任性地闖入御花園,太監們一時沒攔住,她跌倒在雪地上,哭得撕心裂肺。
朱元璋親自讓人抱來,親手給她擦了雪漬,嘴里還輕聲哄著:“別哭,父皇小時候也摔過。”
每逢節令,公主都能得到獨一份的賞賜,錦緞、玉佩、糖果堆成小山,張美人常常擔心女兒太過招搖,可每次皇帝見了都只笑不語,反而讓人加倍寵愛。
她喜歡畫畫,專門請來畫師教她,她畫得一手稚拙的花鳥,朱元璋看到時會夸贊:“阿寶畫的,比江南的畫師還好。”
張美人陪著女兒學琴練字,小心翼翼,卻也漸漸松懈了心防,皇帝在女兒面前總不自覺軟下聲音,宮女們背后私下傳說,在寶慶公主面前,陛下看起來都溫柔許多。
張美人起初拘謹,后來見皇帝寵愛女兒,才敢帶公主在御花園里走得更遠些,她偶爾會在夜深人靜時,把女兒攬在懷里,低聲說:“別惹父皇生氣。”
但朱元璋每次見到這對母女,總會留她們多坐一會兒,有時還親自喂女兒吃點心。
![]()
公主生日時,朱元璋會命人制辦糖塑,親手送到她手里,逗她笑出聲,張美人站在一旁,心里五味雜陳。
有大臣進宮,看見寶慶公主在殿內撲蝶,朱元璋只做不見,反而讓人小心看護,不許磕碰。
張美人慢慢明白,女兒成了皇帝心頭最后一絲柔軟。
宮人們背后都說,寶慶公主一哭,皇帝就心軟;公主一笑,皇帝的病都能輕些。
朱元璋晚年多疑嚴苛,張美人卻因女兒而得以安穩,她日日陪公主讀書寫字,默默祈禱這樣的日子能久些。
寶慶公主漸漸長大,宮中獎賞不斷,太監宮女都愿意親近她,就連年長的公主們見了她也要禮讓三分。
張美人陪著女兒度過每一個春秋,見證她在皇宮里的每一次歡笑與失落,可沒想到皇上病倒的這么突然,宮中殉葬的風言風語,嚇得她徹夜難眠。
看著什么都不知道的女兒,她的眼淚啪嗒啪嗒的落下,如果自己跟著陪葬,那么以后誰來照顧女兒,當母親的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
朱元璋去世前,張美人和女兒被特許留在身邊,不必隨其他妃嬪殉葬,宮里一時議論紛紛。
有人暗中猜測,是寶慶公主的童言無忌,才換來張美人的活路,但沒人敢當面議論。
建文帝即位,寶慶公主依舊在宮中無憂無慮,張美人也因此得以安穩度日,母女倆謹小慎微的在宮中生活,寶慶再沒有了過去的放肆。
靖難后,明成祖對公主十分寬厚,徐皇后更是視她如己出,宮里的老人見證了她一路被呵護長大。
朱棣親自為她挑選駙馬,婚禮大張旗鼓,太子送嫁,場面盛大,張美人站在人群中,看著女兒出嫁,心里只有說不出的溫柔與釋然。
可惜被萬般寵愛的小公主,卻所托非人,駙馬空有一副好皮囊,卻極愛慕女色,原先朱棣活著的時候,駙馬還算對她友善,可等皇位上換了人,他的態度就漸漸轉變了。
寶慶身子弱,駙馬沒事就在外面尋歡作樂,他輩分高,皇室難有人能約束他,在寶慶去世后,他更是靠著地位和錢財過得逍遙快活,一口氣送走了好幾個皇帝,成了個長壽老人,可惜寶慶年紀輕輕就離開人世。
參考信源:《寶慶大長公主壙志》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