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鬧鐘起床、趕地鐵、算著deadline過活,是我們每天的日常,很少會想:時間真的真實存在嗎?這個問題的性質,不只是閑時的胡思亂想,連帶著我們怎么看世界,甚至碰著存在和意識的根子。物理學、哲學、心理學里的學者們各有說法,咱們一起扒扒時間的底細。
時間是絕對的存在,是牛頓提出的觀點,均勻流動,不依賴任何物體或事件。這種觀點,恰好和我們的直覺契合,好像每天的24小時都一樣長,不會因為誰做了什么就變快變慢。
![]()
這份直覺,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推翻了。不再獨立的,是時間和空間,二者融合成了四維的時空連續體。時間流逝的速度,會被觀察者的運動狀態、引力場的強度改變。時間膨脹,會被高速運動的物體經歷,引力場越強,時間走得越慢。旅行一年的宇航員,在高速飛船上,返回地球時會發現,地球上已過去數年。比如像是說我們每天用的GPS,它就悄悄修正了相對論帶來的時間差,要是忽略這點,定位能偏出好幾米。自己的本地時間,每個觀察者都有,這事兒一點不玄乎。
時間的性格,在微觀的量子世界里更難猜。基本量,時間可能不是這個,這是部分理論物理學家的觀點,對此來講像從更基礎的關系里冒出來的現象。時間變量,在惠勒-德維特方程里不見了,這暗示著在量子引力的層面,時間說不定壓根不存在。離散的量子,搭起了時空,圈量子引力理論這樣認為,我們感覺到的時間是從這些量子態的躍遷里來的。要是真沒時間變量,那宇宙的開始和結束,是不是本來就沒意義?
![]()
時間的本質,哲學家們也吵了好久。客觀存在的,是時間,這是實在論者的主張,和人的意識沒關系,牛頓的絕對時間觀就能歸到這一派。時間,就包含在人類感知世界的方式里,這是康德的觀點,他覺得時間是我們心智的工具,不是外頭實實在在的東西,觀念論者大多這么想。
同樣真實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時刻,永恒主義這樣主張,時間以塊狀形態存在。在這種看法里,時間的流逝只是我們自己的感覺,所有事兒早就在那兒了。現在主義卻不一樣,它說真的,只有現在,過去沒了,未來還沒到。要是永恒主義對,那我們懷念的昨天和期待的明天,一直在那兒,只是我們沒摸到。
![]()
哲學家說時間本就不真實。時間,被麥克塔格特分成A系列(過去-現在-未來)和B系列(事件的先后順序),他不認可A系列的真實性,覺得時間在走,不過是人類的幻覺。
心理學家們研究發現,情緒、注意力和年齡等因素,會影響人類對時間的感知,這種感知本就是主觀的。恐懼或無聊時,時間好像走得慢了,忙著喜歡的事、注意力集中的時候,時間又飛似的過了。人類為了組織和理解經驗,可能建構出了時間這個概念。要是沒了事件的變化和順序,我們說不定就感覺不到時間在走了。
![]()
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孤立系統的熵總是增加,這事兒給了時間一個方向。宇宙從低熵往高熵走,這也解釋了為啥時間好像只往前跑,不回頭。每次喝冰水看著冰塊化,就想起熵增,時間的向前,就體現在冰塊慢慢變水的過程里,只是以前沒注意。
量子相互作用中非對易量的確定順序,可能就是時間方向的來源。測量或者相互作用的順序會影響結果,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時間的方向感。
看桌上的日歷,翻過去的頁、沒到的日期,好像都有了不一樣的分量。你等公交的時候,會想:這一分一秒,到底是真的在走,還是我心里的鐘在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