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虎嗅科技組
作者|余楊
編輯|苗正卿
頭圖|OpenAI 直播
10月28日消息,OpenAI 完成營利性重組,并與微軟達成一項新協議。
據官宣文,其營利性組織現已轉型為一家公益公司,名為 OpenAI Group PBC。非營利組織現名為OpenAI 基金會,持有營利性組織的股權,目前估值約 1300 億美元。非營利組織仍然控制著營利性組織,在通用人工智能 (AGI) 到來之前,擁有直接獲取主要資源的途徑。
并且,隨著OpenAI 營利性組織的增值,非營利組織的股權價值也會越高,非營利組織將用這些股權來資助其慈善工作。OpenAI表示,“確保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類”的使命將通過公司和基金會共同推進。為此,奧特曼還組織了線上的直播答疑。
![]()
OpenAI 成立于 2015 年,是一家非營利組織。其營利轉型一直以來備受爭議,作為曾經的聯創之一,埃隆·馬斯克一直在起訴 OpenAI 及其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試圖阻止其營利轉型。
OpenAI 表示,此次資本重組是在與加利福尼亞州和特拉華州總檢察長辦公室進行了近一年的建設性對話后完成的,并保持了當今行業中以使命為中心的治理的最強代表性。
OpenAI基金會初期將投入250億美元,重點用于醫療和人工智能韌性的技術解決方案兩個領域。具體而言,一方面,OpenAI將創建開源健康數據集,資助科學家的研究,從而加速健康領域的AI 進展,使每個人都能受益于更快的診斷、更優的治療和治愈方法。另一方面,投入資源建設并行的人工智能韌性層系統,類似于互聯網的網絡安全生態系統,主要用來保護電網、醫院、銀行、政府、企業和個人,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最大限度發揮AI 的優勢。
但過去一年中,頻頻引發爭議、人們真正關心的問題是,OpenAI 的非營利實體是否會保留對其底層技術的控制權,包括未來可能發展的通用人工智能(AGI)。
簡單來說,安全和利益。
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研究和實驗,并確保研究成果安全地被利用,是這些條文協議字斟句酌的重要考慮。因為資本逐利性背后的安全隱患不僅僅是使命喪失的“初心”道德問題,在重視契約精神的西方,一旦大廈底層的邏輯發生改變,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多米諾骨牌可能會倒向難以預料的危險。
另一方面,AGI 已成為整個人工智能行業的終極目標,盡管人們對AGI的具體形態以及它是否可能實現、何時實現仍存在分歧,但越來越多的經濟資源投入到這場耗資巨大的競賽中。
2019年,OpenAI和微軟達成合作,其中一項條款含糊不清,被稱為“通用人工智能(AGI)條款”。該條款規定,微軟擁有使用OpenAI技術的權利,但僅限于OpenAI實現AGI之前……至于AGI究竟意味著什么,則不得而知。
就在OpenAI 宣布完成營利性重組的同時,微軟與OpenAI的合作關系也迎來了新篇章。
根據微軟的官方發布,微軟支持 OpenAI 董事會推進成立公益公司 (PBC) 并進行資本重組。資本重組后,微軟持有 OpenAI 集團 PBC 的投資價值約為 1350 億美元,按稀釋后股權結構計算,約占 27%,其中包括所有所有者——員工、投資者和 OpenAI 基金會。剔除 OpenAI 最近幾輪融資的影響,微軟持有 OpenAI 盈利性公司 32.5% 的股份(按稀釋后股權結構計算)。
這意味著, OpenAI 仍然是微軟的合作伙伴,而微軟在通用人工智能 (AGI) 出現之前繼續擁有獨家知識產權和 Azure API 獨家經營權。
此外還完善并增加了一些細則,主要的變化有:
一旦 OpenAI 宣布 AGI,該聲明將由獨立專家小組進行驗證。
微軟對模型和產品的知識產權將延長至 2032 年,現在包括 AGI 后的模型,并配有適當的安全護欄。
微軟的研究知識產權(定義為模型和系統開發中使用的機密方法)將一直有效,直至專家小組驗證 AGI 或 2030 年(以較早者為準)。研究知識產權包括例如僅用于內部部署或研究的模型。除此之外,研究知識產權不包括模型架構、模型權重、推理代碼、微調代碼以及任何與數據中心硬件和軟件相關的知識產權;微軟保留這些非研究知識產權。
微軟的知識產權現在不包括 OpenAI 的消費硬件。
OpenAI 現在可以與第三方聯合開發部分產品。與第三方合作開發的 API 產品將專屬于 Azure。非 API 產品可在任何云提供商上提供。
微軟現在可以獨立地或與第三方合作追求 AGI。
如果微軟使用 OpenAI 的 IP 開發 AGI,在 AGI 被正式宣布之前,這些模型將受到計算閾值的限制;這些閾值遠大于目前用于訓練領先模型的系統規模。
收入分成協議將一直有效,直到專家組核實 AGI,但付款將在更長的時間內完成。
OpenAI 已簽約購買價值 2500 億美元的 Azure 服務,微軟將不再擁有作為 OpenAI 計算提供商的優先購買權。
OpenAI 現在可以為美國政府國家安全客戶提供 API 訪問,無論云提供商是誰。
OpenAI 現在能夠發布滿足必要能力標準的開放權重模型。
以上條文前3條明確了 OpenAI實現AGI前后微軟所持有的知識產權的范圍;第5、6、7條的規定放寬了微軟和OpenAI此前合作關系中的排他性限制。
首先,OpenAI現在可以與第三方合作開發一些產品,微軟也可以“單獨或與第三方合作開發 AGI”。但假設微軟使用 OpenAI 的 IP 來開發 AGI——那么“在 AGI 宣布之前,模型將受到計算閾值的限制” ,這意味著 AGI 的軍備競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激烈,尤其是在兩家公司之間。
而第8、9、10、11條則展現了多方利益群體博弈的結果。OpenAI將額外購買價值2500億美元的Azure服務,也被網友調侃為和“微軟”的分手費。
但對OpenAI 來說,這筆錢可能是必須要花的,據悉,如果 OpenAI 沒有在今年除夕前宣布完成重組,它可能會損失之前宣布的軟銀高達 100 億美元的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第4條條款。今年5月,OpenAI 以 65 億美元 收購了前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創辦的硬件初創公司 io(或稱 LoveFrom),第4條中 OpenAI 的消費硬件指的即是這款共同開發的革命性 AI 設備,類似于 Humane AI Pin 或 Rabbit R1,但更先進。支持環境感知、語音交互,其目標是取代手機。
在周二的直播中,奧特曼再次強調了這一點,他表示 OpenAI 的目標是打造“一款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的個人通用人工智能 (AGI),幫助你處理工作和個人生活”。這一新目標反映了 OpenAI 將業務重心轉向“個人通用人工智能”和消費級硬件的趨勢。
更有趣的是,OpenAI正在醞釀 IPO,預計2026 年下半年公開募股,如果拋開“泡沫”,黃仁勛所說的這一輪的“工業革命”,就要萬眾矚目地公開運行了。
總的來說,此次重組并非一次簡單的資本運作,它實質上勾勒出未來AGI時代權力與治理的雛形。OpenAI試圖在公益使命與商業擴張、技術開放與安全控制之間建立一種平衡,但非營利基金會控股架構的引入能否真正有效運轉并實現監督,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本內容由作者授權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虎嗅立場。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 touga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98858.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