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那會兒,國民黨從大陸敗退到臺灣,局面亂成一鍋粥。蔣介石帶著一幫殘兵敗將過去,島上老兵人心浮動,新兵啥也不懂,本地人還對這些外來戶不放心,美國人那邊也猶猶豫豫的,不知道該不該繼續撐腰。這時候,能穩住場子的關鍵人物就是陳誠了。
他是蔣介石從黃埔軍校時候就跟著的老哥們兒,早年在北伐、抗日、內戰里都立過功,手里攥著一幫黃埔系的軍官,這些人對他服氣得很。蔣介石一看形勢不對,趕緊讓陳誠先一步到臺灣,當上臺灣省主席,就是為了讓他鎮住局面。
陳誠也沒掉鏈子,一上臺就推土地改革,先是“三七五減租”,把地主的地租上限定在主產物年產量的37.5%,這招兒直接減輕了農民負擔,讓他們不至于鬧事。接著是公地放領和耕者有其田,把多余的土地分給沒地的農民,基本解決了土地分配不均的問題。這不光穩住了農村,還給軍隊提供了糧餉來源,要不然臺灣早亂套了,國民黨連個落腳地兒都保不住。
陳誠從1898年生在浙江青田,年輕時投軍,1924年進黃埔,當教官,很快就跟蔣介石混熟了。后來打仗守東北、管湖北,攢了不少人脈。1948年底,他先到臺灣,1949年初正式接省主席位子。那時候蔣經國剛從大陸過來,手里管著國防部總政治部,主要干情報和監控的活兒。
他看著陳誠在臺灣呼風喚雨,肯定心里不是滋味。據一些歷史資料顯示,蔣經國派人監視陳誠的辦公室和來往信件,想找把柄。但真要動手,他沒那膽量。
![]()
為什么呢?因為陳誠不光有軍隊支持,美國顧問還跟他關系好。要是動了陳誠,美國人一撤手,國民黨就徹底沒靠山了。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才又拉國民黨一把,但也明確說只支持能穩局的人。這話聽著就是在敲打蔣家父子,得靠陳誠這樣的老將撐著。
蔣介石心里門兒清,他想讓兒子蔣經國慢慢接班,但當時陳誠已經是行政院長,手握行政、財政大權,連軍隊補給都得過他這關。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復職后,立刻任命陳誠為行政院長,這不是隨便選的,是看中他能管住事。
陳誠在位上推動經濟恢復,搞四年計劃,從1953到1956年,重點發展工業和農業,這為后來臺灣經濟起飛打下基礎。蔣經國那時候想往財政部塞自己人,結果陳誠直接擋回去,說財政是民生根本,不能憑關系亂來。蔣介石知道后,也只能勸兒子忍著,現在不是爭的時候。他比誰都明白,沒陳誠穩經濟和軍隊,國民黨在臺灣站不住腳,還談啥傳位。
早年蔣經國對陳誠還挺肯定,畢竟都是國民黨核心。但遷臺后,蔣經國漸漸覺得陳誠擋路了。歷史研究顯示,蔣經國通過情報系統和政治作戰部,逐步擴大影響力,但陳誠的威望太高,黃埔系老兵就認他。要是陳誠倒了,那些老家伙肯定鬧騰,本地勢力也可能趁機作亂。
1954年5月,陳誠全票當選副總統,這時候蔣經國的勢力還沒完全起來,只能看著。陳誠還兼了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和革命實踐研究院主任,繼續影響政策。蔣經國知道,動陳誠等于自毀長城,國民黨內部本來就派系林立,再內斗就完了。
1950年代中期,臺灣經濟漸穩,陳誠推動基礎設施,比如港口擴建和工業發展。蔣經國則在1957年當上臺灣省主席,1958年升行政院政務委員,開始接手更多事。但兩人有分歧,比如1957年國民黨八大前,蔣介石想建“救國團”壯大蔣經國青年班底,陳誠反對,說國民黨不能再分裂成黨團兩大系統。
這事兒顯示出潛在沖突,陳誠擔心蔣經國勢力太快膨脹。1958年八二三炮戰,金門那邊打得熱鬧,陳誠協調后勤,蔣經國管情報,兩人表面合作,但蔣經國已經在國防系統插手。歷史資料里提到,蔣經國對陳誠的態度從肯定轉為負面,尤其在人事不和上,兩人鬧得挺僵。
![]()
要是蔣經國早聽了身邊人攛掇,動了陳誠,黃埔系鬧起來,美國撤援助,臺灣內部亂,國民黨還能指望誰?蔣經國心知肚明,這事兒動不得。陳誠在臺灣的角色,就跟支柱似的,拔了它,整個屋子塌。國民黨遷臺后,人事不和是大事,蔣經國想挽回,但自己跟陳誠也沖突厲害。延續遷臺前的觀感,蔣經國對陳誠言行持負面看法,但形勢逼人,他得忍。
陳誠不光推土地改革,還在軍事上協調,比如1958年炮戰時指揮后勤。蔣經國通過救國團和黨務,培養自己人,但陳誠的行政經驗是不可取代的。1963年,反攻大陸計劃上,陳誠跟蔣介石有分歧,他不同意貿然行動,說一旦失敗,后果不堪設想。這事兒也顯示陳誠的影響力,蔣介石最后放棄了。蔣經國那時候已經在準備接班,但沒陳誠穩住大局,他接的班也坐不穩。
蔣經國清楚,動陳誠等于自找麻煩。蔣家王朝在臺灣,本就搖搖欲墜,全靠陳誠這樣的人撐門面。沒了底氣,你還指望誰?歷史就是這樣,權力博弈,得看實力。蔣經國忍到最后,才算贏了局。但想想,要是早動手,國民黨還能撐多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