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再次降息,全球新一輪貨幣寬松周期開啟。
10月30日凌晨,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我給大家講講原因、影響和展望。簡單講,這意味著全球新一輪貨幣寬松周期開啟。
國內貨幣寬松的窗口也打開了,對股市、黃金、商品和房子影響重大,大家拭目以待。
今年9月,美聯儲重啟降息之后,10月美聯儲再次降息,按理說是重大利好。但市場反應劇烈,美股、黃金一度跳水。
這次美聯儲降息有三個不一樣。第一個不一樣,這次降息是在美國政府停擺、經濟數據缺位的背景下做出的,就像是盲人摸象,大幅增加不確定性。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經長達30天。這期間,非農就業、PPI以及三季度GDP指標都沒有發布。美聯儲猶如盲人摸象,只能依靠碎片化的信息拼湊出經濟的途徑,這大幅增加了決策的復雜性。
第二個不一樣,美聯儲內部自己都炒翻了。投票的時候,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直接投了反對票,認為不該降息。而另一位新晉理事米蘭卻覺得降得太少了,應該一次性降50個基點才行。這表明美聯儲內部對未來怎么走產生了嚴重的分裂。
第三個不一樣,鮑威爾的鷹派表態直接給市場潑了盆冷水。原本市場預期12月還會降息25個基點,但鮑威爾表態,如果接下來的就業市場沒有明顯惡化,12月我們可能就不降了。此言一出,市場立刻劇烈反應,美元漲了、美債收益率升了,美股和黃金被砸了一波。
我的判斷非常明確,鮑威爾雖然跟川普鬧別扭,但是全球正在開啟新一輪降息周期。下一階段,關注點集中在就業數據上,政府停擺這只黑天鵝已經大大增加了經濟下行的風險。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在信息不全的情況下,美聯儲還是堅持要降息?我認為有三大理由。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一,就業市場真的是在快速地降溫。雖然官方非農數據沒有出來,但美國小非農ADP數據已經拉響了警報。9月,私營部門就業崗位直接減少了3.2萬個,這是2023年3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勞動力市場走弱已經是明牌。
第二,通脹壓力已經大大緩解。9月份的CPI和核心CPI數據全面低于預期,說明通脹已經沒有那么高了,不再是降息的主要障礙。
第三,市場已經形成了高度一致的共識。在政府停擺的背景下,美聯儲多位官員之前不斷釋放鴿派信號,導致市場對這次降息的預期概率高達99.9%。美聯儲必須順應市場。
美聯儲降息對大類資產是利好,寬松是主線。但小心短期波動,鮑威爾的鷹派表態已引發了市場的短期震蕩,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全球寬松交易的大邏輯沒有變。
具體來看,美元走弱和流動性寬松的大環境利好大宗商品,但黃金短期會震蕩,因為有獲利盤回吐的壓力。不過中長期來看,全球貿易戰、去美元化和各國央行購買黃金的趨勢,對黃金是堅實的支撐。
外匯市場上,美元指數延續震蕩下行的趨勢,利好歐元、英鎊這些非美貨幣,人民幣匯率會保持穩定。
對全球股市來看,降息肯定是利好,但是要提醒市場此前已經大幅上漲,短期有調整需要,但長期牛市的邏輯沒有改變。
最重要的是對中國的影響,一句話,重大利好,貨幣寬松的窗口打開了。美聯儲降息對中國的綜合影響,我們判斷是整體利好,主要是通過三大渠道體現。
第一,刺激出口改善。降息會提振美國的需求,加上近期中美貿易談判傳來利好信號,中國對美出口有望得到提振。我們來看數據,9月份我們對美國的出口的降幅已經收窄了6.1個百分點。形勢正在好轉。
第二,資本回流利好我們的股市樓市。中美利差改善,將吸引全球資金流入中國的資產市場。
第三,為國內貨幣寬松打開空間。美聯儲降息意味著我國人民幣貶值和資本流出的壓力會緩解,貨幣政策的空間更大了,為我們進行穩增長逆周期調節,創造了有利條件。
好,最后總結一下,全球貨幣政策轉向寬松的趨勢已經明確,這對中國而言是外需改善、資本流入、政策空間打開的時間窗口。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